据报道,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筑外安装灯具的要保持安全距离。文博单位对社会开放期间,须每2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并强化夜间巡查。(1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笔者注意到,该《指导意见》的印发,既是国家相关部门第一次专门就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工作联合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同时更从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整治火灾隐患、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应急能力、开展宣
传教育和严格督察问责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意见和要求,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极具可操作性,只要落到实处,就将为我国文物再加一把切实管用的“安全锁”。
众所周知,火灾是危害文物安全的主要风险,消防安全是文物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内外文物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俄罗斯新圣女修道院、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皇家马厩与马术学院、日本首里城等相继发生火灾事故,一大批文化遗产遭受了严重损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我国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我国文物保护形势并不乐观,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国范围内已发生文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火灾事故150余起,损失严重,教训极为深刻。
虽然自去年以来,有关部门联合部署了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重点地区开展督导检查,以国务院安委办名义对33家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文博单位进行挂牌督办,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提升文物火灾防控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不难发现,当前,全国一些地方还存在文物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消防基础薄弱、管理粗放、火灾防控能力不强等问题,电气故障、生活用火、燃香烧纸、施工现场违规动火等文物火灾隐患依然存在,急需从制度机制入手,全面加强和改进文物消防安全工作。
上述《指导意见》正是为此而来。这是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各个击破的“产物”,体现了有关部门的担当作为。也是保护文物,为文物再加一把“安全锁”的得力举措,其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确有必要。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指导意见》再好,如何落到实处才是关键。“安全锁”再有必要,为文物牢固地加上才是王道。这提醒各地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把《指导意见》当回事、放心上,立行立改,不留死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若依旧心存侥幸,甚至对《指导意见》置若罔闻,那么难免导致火灾事件再次发生,相关责任人也难免成为“千古罪人”。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杯具”,不能继续“上演”了。
山西省寿阳县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