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岁月如梦情难忘

    李景端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9月11日   03 版)

        身为出版人,名家散文集确实看过不少,但近日通读杨牧之散文集《梦回》(江苏人民出版社),内心却不禁涌现诸多感触和共鸣的思绪。杨牧之虽身为出版界高官,但他笔下这本书,却丝毫不见某些官员自诩之书那样,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官员的光环、官腔以及自恋之情,他所写的,都是凡人值得怀念的平常事。

     

        我先回味这个书名。顾名思义,“梦回”似乎是对往亊的一种回忆。但作者又把往事,赋予了“梦”的色彩,这就给几十年的过往岁月,增添了触景生情、坦露心扉、怀念暇想、以及感慨憧憬等等多彩的想象空间。读后我觉得,它既是一本抒情散文集,又是引人入胜的游记,更是含有丰富史实的珍贵回忆录。这三种不同的体裁,各有特色,但细品全书,每篇似乎都能窥视出作者对回眸景象所倾注的情感。这个“情”,或者说“情感”,正是促使作者“梦回”的初衷,也是因重温“梦回”而引发新的思考。

     

        先说散文篇。它主要回忆作者童年生活和北京大学求学之路。乍看没什么华丽的文藻,也少见像某些专业作家那种煽情的渲染,作者更多的是白描式的写细节。诸如慈母教做手工,给3元钱去夏令营全舍不得花,上学往返坐火车的情节,给父亲买塑料底鞋等等。看似都是童年生活中小事,其实正是显示以亲情这种铺垫在前,使得后面父母双亡后,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在”那种悲伤和内疚的心境,显得更加真切和富有感染力。

     

        在北京大学就读五年,这无疑是本书散文部分的重点。这一节篇幅最长,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最令作者难忘、又最引人感兴趣的,当数北大中文系当年那一批名教授的风采。

     

        请看,杨晦、游国恩、吴组缃、魏建功、林庚、王力、周祖谟、王瑶、季镇淮、朱德熙……个个都是大名鼎鼎的学者。当时北大中文系,还常请校内外专家来作报告,例如,作家老舍,杜诗专家肖涤非,地理学家侯仁之,还有季羡林、朱光潜、宗白华、李德伦、浩然等等名人,都来北大讲过。作者重笔描绘这段经历,既是对各位师长的崇敬,也是对北大优良学风的怀念。未名湖畔的学术氛围,众多名师的教诲,都使作者得到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品行熏陶。正如书中所说,五载北大生涯,是作者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旅程”。他内心的这种北大情怀,对他后半生的经历,无疑也是有影响的。

     

        再讲游记篇。书中写游记,加上写骑自行车的联想,多达15篇,占据全书超过一半的篇幅。细读这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两个特点。

     

        其一,作者所到之处,其笔下不是游山逛水式旅游记录,而是通过观察景点,展现它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内涵,升华为一次历史知识的的传播。或许因为作者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以至见到异国他乡某一古迹,总会有加以追究考证的兴趣和习惯。譬如《巴黎之夜的遐想》这一篇,作者没有着力赞叹巴黎的繁华和浪漫,而是用大量笔触写了发生在巴黎的许多著名典故,诸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名著,以及高更、梵高等多位艺术家的故事。其中不乏作者独到的联想。其二,作者在游记中善于融入自己的研判与思考,由此显示出作者知识面很广,并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仅举一例足以明证。在《牛津的魅力》这篇中,作者不仅介绍了牛津大学的优良传统,分析了该校“导师制”、图书馆管理等做法,更上升到教育制度的层面加以评论。并由此得出自己思考的结论:“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念和一种追寻。”原来牛津的魅力,就是来源于470年来对班斓文化的积淀和坚守。

     

        在游记篇中,我还要特别提一下《关于骑自行车的思考》。这一篇最平凡,但却最引起我的共鸣。作者当了领导干部后,不乘班车,上下班宁愿骑自行车。书中写了许多骑自行车的乐趣,我都有同感。书中写道,作者在承担《出版工作》杂志按月写专栏之际,时常在骑车中途,突然想起一个话题或观点,就会立刻下车用笔记下后再上路。看到这里,我立即联想起,多年前我也有过类似的“忘情”行为。我曾多次边排队买早点油条,边同时校看书稿。说好听点,称它“执著”。其实这种“忘情”,大概也算大多编辑常有的一种职业惯性吧。

     

        接着说人物篇。这部分篇幅不长,但读来最令人动情。作者长年当过编辑,又担任出版领导,可谓阅人无数,可写的人特别是名人,必然很多。但书中只写有9篇。我相信,被选中书写的人,一定是作者十分崇敬和怀念的人。譬如有恩师、上司、挚友,还有记者和不知名的年轻编辑。这些人物,身份地位各不相同,但在作者笔下,都对他们倾注了同样真诚的情感,再次凸显出作者“梦回虽异情同在”这种心态。

     

        写人与写事往往是分不开的。本书在回忆故人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价值,就是伴随着“梦回”故人,透露出不少有价值的出版史料。例如回忆周振甫,就带出了当年他整理二十四史,以及为钱锺书校订、编辑《管锥编》的一些故事。更可贵的是,在《上善若水》这篇中,作者在纪念中华书局原总经理王春的事迹中,回忆列举了当年中华书局,在出版管理、大胆用人、团结知识分子、对待历史古籍等诸多方面的独到眼光和妥善举措。这些记载,既是对王春先生的怀念,更是值得后人传承的珍贵出版史料。

     

        最后,我也冒昧说两点不足。一是,有些地方,作者出于多种考虑,仿佛欲言又止,以至令人读来觉得“不过瘾”。譬如,作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萌生要翻译出版《大中华文库》这个宏大计划,也得到季羡林先生的支持。多年后,经过作者的艰苦努力,我知道,这项出版工程已经成功实现,不仅已出版了上百种中华古典名著英文本,正在拓展出版西班牙语等其他外语版本。我曾多次促请作者宣传介绍这项工程,但他总以不宜“王婆卖瓜自吹”婉拒。如今,本书中依然只有几十个字,令我难免不满足。二是,写散文,有些地方适宜用点意识流的手法,把自己的见闻,添加一些追溯、想象、比喻、甚至幻想。反正是“梦回”,多写一些“梦象”,似乎更显文采和有趣。譬如,在《香格里拉的追寻》中,既然讲到它“是人间的乐园,是失去的桃花园”,那何妨敞开一点,让思绪更广泛地去“追寻”,去遨游?

     

        综上所说,杨牧之这本散文集,既充满梦想,又体现快乐。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快乐的秘诀,就是在生活中要充满梦想;成功的秘诀,就是不屈不挠地前行。不管什么声音,什么脸色,想着让梦想成真。”这也许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共同感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