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柯灵、曹禺、季羡林、杨绛、于光远、王元化、黄裳、流沙河……这些老人都是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宁文兄与其中的多位老人不仅见过面,亲耳聆听其声,有的还通过信。他在《书脉人缘》(董宁文著,青岛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中写到这些老人时,也都可爱、可亲,可以走下来,来到我们中间。譬如《访北山老人——记施蛰存》中写道:“下午四点三十分,我准时来到施先生家,看见建中正陪着施先生说话。坐在书桌后面的施先生身穿睡袍,戴着助听器,叼着一支大雪茄。”“建中向施老引荐了我,施老笑着说:
‘请坐’。我即拿出带去的几期《译林书评》给施老看,并说以前曾寄过几期给他,他说没见到,没收到过。”临离开施老家,宁文与施老握手,宁文写道“感觉施老的手轻轻的,特别轻,似乎没有一丝力气似的”。整篇写来平实、亲切、生动,使读者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写谷林(劳祖德)的篇幅较短,只有六百五十多字,是十足的小品——“劳先生对我说,他今年八十一岁了。我说‘您身体状况很好,真令人高兴。’劳先生说:‘与我一般大的人相比还不错,不过病也不少;我是年轻时身体最差,十九岁时就吐过血,那时候家里的人大多都患有结核;解放后身体比解放前好一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工作以后比解放前好一些,以后到干校又好一些,回到北京又好一些;’”一连用了四个“好一些”,可见老人的精神状态……这些地方的叙述、描写,似乎比较泛泛,其实最见功力,从平凡的事物、平凡的话语中见出真性情。
《黄裳重游金陵散记》和《流沙河在南京三日记》异曲同工,其中《流沙河在南京三日记》中写道:“约十一时许,一行人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刚刚进得馆内,即见迎面的一堵墙上赫然刻着‘遇难300000’几个黑体字,流沙河先生说:‘这300000’,应该写成‘亡灵三十万’更有震撼力。这300000应是精确的数学表达,你能说遇难者就是这个数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吗?这样的写法十分荒唐。如果都写成阿拉伯数字,那么写南京的那首‘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分流白鹭洲’中的‘三’‘二’改成阿拉伯数字的‘3’‘2’,岂不是十分可笑?”去年九月郑州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时我与宁文陪原江苏译林出版社社长、南京凤凰台饭店总经理蔡玉洗和南京大学博导徐雁参观郑州周边的几处古迹,当天晚上在松社书店的读者见面会上,蔡老结合白天的游览,提出了河南是文物大省、文化大省,理应在这两方面建设中做得更好。石窟寺和慈云寺保护得就很好,但杜甫陵园和宋陵给人留下的印象很不好,希望今后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有所改观。可见老先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关心人文和历史文物遗迹,希望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直言不讳,不知道有关方面能不能听进去。
《学人书斋谈屑》《钟叔河先生的墨迹》《半月日札》《民间读书年会缘起》以及一组二十几篇编后记,都值得一读,读了方能进一步走近书斋、走近文化老人、走近《开卷》的好文章。而其中的《纸香墨润编后记》中说道:“按照最初的设想,将这套书编为五本:在《开卷》已刊发的一百多期的约两千篇文章中,按书人书事、读书感悟、淘书趣谈、书评书话等四个专题各选数百篇相关文章分别编为《书香人和》《墨磨人生》《冷摊漫拾》《枕边所读》四本。第五本收录八十余位作者对《开卷》创刊十五周年的祝贺以及期望的命题作文,冠名为《纸香墨润》”。这套书是如期出了的,这其中就有本人的一篇《〈开卷〉有益》,在那篇文章中我谈到了与宁文的相识相知的故事,当然更多的是谈了读《开卷》,就是与读书人、著书人,与大家、名家的相晤、交流,从中领略其道德文章和风骨风范。从他们的文章和别人写他们的文章中受益多多。我写给《开卷》创刊十五年的贺词是“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刊载于《纸香墨润》第136页)。
如今捧读《书脉人缘》,有一种与那些老人家相识相见、聊天的感觉。他们的经历和过往时不时映现眼前,凸现出他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和淡定。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