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书意过眼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5月15日   09 版)

        要有历史感。这一个是说要回到历史的原点,不能以今天的常识理解过去的知识;另一个是说,严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也有一个逐渐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例如,严复开始时说赫胥黎的书是要拯救斯宾塞“任天为治”的末流,后来又批评赫胥黎取媚世人,不说真心话。对于进化论的理解应该是贯穿了严复的整个学术生涯。我们不能固定地看待严复。

     

        ——多年研究语言学的日本关西大学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沈国威谈到今人看待严复当年的翻译成就和思想要代入历史感(“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19年4月28日,《沈国威谈严复的翻译及世纪之交的语言困境》)。

     

        “五四”之所以影响深巨,源于其在思想文化层面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五四”的元素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包括危机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此前的媒体问题、学堂问题、思想问题、文学问题等,积累至此,形成一个汹涌澎湃的场面。“五四”之所以引起关注,除了其本身的贡献以外,还在于它是一个不断被陈述的故事。

     

        “五四”从一开始就被关注,本身就有其魅力,再加上一次次被论述,它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从某种意义而言,“五四”时代所涉及的问题,至今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也是我们今天仍在讨论“五四”的理由。

     

        ——学者陈平原在今年“五四”前夕解读“五四”影响为何绵延至今(《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年5月4日,《陈平原:“五四精神”在于重估一切价值》)。

     

        如果我的书籍比我的生命先于被大家遗忘,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整个学术的过程,所有书的写作过程完全是我生命的内在组成部分,从来不是要切割出来,什么时候我去生活,什么时候我去写作,什么时候我去教学。因为我选择每一个题目的时候,都是因为我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那样的困惑和有那样的渴求。坐在桌前写到腰酸背疼,那个过程一定是辛苦的,但是总的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活着的过程,是一个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迷恋的过程,是一个给自己解惑的过程。

     

        ——学者戴锦华于日前的一场讲座中谈及治学、著书的一些感想(《北京青年报》,2019年4月30日,《文化研究最终关注的是人的福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