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孙华伟的《醉里挑灯看剑》(黄河出版社出版)摆在我的案头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迟迟没有动笔写些什么。因为,这本书把我拉回了遥远的青藏高原与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心潮起伏,感慨再三。
我曾经有过在青藏高原奋斗的历史,那也是华伟战斗的地方;我也有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的实践。这样,我和华伟就自然而然地心相通,笔相连,有共同交流的基础,读他的散文集倍感亲切。孙华伟是西北特种兵队伍中的一员,又在新闻工作岗位上从业多年。钢枪和秀笔握在他手中,站岗执勤,挥笔写作,相得益彰。他有一种与一般特种兵和一般军旅作家不同的气度和英爽。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乃至敏锐迅捷,虽然在他的散文中有所流露,但毕竟已转化成文学了。说句真心话,从新闻跨到文学,这个转身是很不容易的,优秀的记者不一定就会成为好作家。孙华伟的华丽转身,可以想象得出他所付出的艰辛与智慧。
他的散文有一种本色的质朴气质。虽有很强的纪实性,但由于他能用较深刻的触角探视生活的内蕴和特点,又能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晰文字表现出来,从有限的事情中发现、筛选和分析有价值的人格力量因素。在平凡中体会卓越和伟大。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以及故事,总是有超乎平常人的生命亮点。我们能从他看似真切朴实的文字中感受到一定的哲理思辨。比如,他写到:“‘星光大道’并不仅仅在首都北京,也不只在央视的屏幕上,就在每个人的脚下”;还比如:“‘取长补短’固然没错,‘扬长避短’也不可厚非,但‘补短’‘避短’远不如‘扬长’更重要。因为只有无限‘扬长’才能形成自己的‘强点’”……这些文字乍看平平常常,细琢磨却很有韵味,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
有筋骨的人才能写出有筋骨的文字。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涯,挑战极限的特战生活,二十五载的初心不变,使孙华伟的这部《醉里挑灯看剑》,在许多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灌着作为一名当代军人的热忱、担当和思考。这种担当是真实的、理性的、沉甸甸的,这种思考是身为当代中国青年对于世界和时代的思考,有一种大视野、大境界,有一种春风化人的刚柔力量。中国特种兵与约旦、土耳其特种兵的训练交流,与巴勒斯坦、缅甸军队的联训联演,以及在联合国指挥下的维和行动,都成为孙华伟文学写作的素材。在他的笔下,这些重大军事活动和事件,并不是记者和作家所通常呈现的那样,而是有着专业的观察、独到的理解与深刻的思考,这是孙华伟的写作与众不同的地方,是特种兵视角赋予他的,这也是他的优势所在。的确,孙华伟笔下诸多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常而不凡、卓而不群的品质特征。
在孙华伟的笔下,往往将个体形象投放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就不仅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属于所有为时代发展而追梦奋斗的人们。在《你也可以梦想成真》一文里,反恐队长邱国忠的“枪王梦”气势非凡。他的手枪快速射击,“从枪套出枪、上膛,到瞄准、射击、命中目标,全部动作完成不能超过2秒钟”。可知这战士心目中百步穿杨的“神男”是怎么练成的吗?作者告诉我们:“浩瀚的大漠、无限的戈壁、浩渺的沙湖,无不留下邱国忠操枪射击的身影。”他具备了当代军人应有的阔远眼光和苦练内功的胸怀。
抒情咏物诵景常常是至情至性者袒露自己灵魂的重要方式。孙华伟在《植物的生存术》一文,借喻几种特殊植物的特质,告诉了我们“生存的智慧”:“光棍树”生长在干燥闷热的沙漠里,为保持足够的水分,将叶子退化,消失,它用树干和枝丫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照样活得很好。还有蒲公英,自从长在沙漠里后,不按照季节成长,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将花开花落的过程脱离季节变化的束缚,使生命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迅速绽开出生命的花朵,并在雨水蒸发之前,进行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新生过程……谁会想到这些植物在贫瘠的沙漠里能以如此奇特近乎悲壮的能力和姿态生存下来,绽放出生命的鲜活与绚丽!当然,孙华伟不会满足于仅仅描写沙漠里的这草那树的趣事,让那些草和树身上闪耀出情意、生发出人生哲理,才是他真正的关注所在。作者为自己的情思意蕴建立了适宜表达的空间后,这样写道:“如果我们能像光棍树和蒲公英那样出其不意,巧妙地化解危机,以一种超乎生存的能力与智慧去应对逆境,我们的人生无疑会变得更从容。”
孙华伟《醉里挑灯看剑》这部文集中的作品,或叙事、或咏物、或抒情、或说理,在普遍中寻规律,看寻常里察奇崛,于细微处见精神,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总能给人以向上、向善、向强的力量。《我的军营大学》《大风起兮云飞扬》《挑战世界屋脊》等诸多篇章,即是这种特质与力量的呈现。而且,书中的一些作品有的入典上榜,有的被多次转载,有的成为教辅资料,还有的选入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这在80后非职业作家群难能可贵。我想,这既是对孙华伟作品的肯定,又是他孜孜以求、努力创新的结果。
总之,通读了孙华伟的散文集《醉里挑灯看剑》,确实有不少作品可圈可点。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一文里,孙华伟不论是写西藏的天还是写西藏的地,或是写西藏的水,丝毫没有个人恩怨、杯水风波的小家子气,有的只是充溢着真善美的强大旋律,跳动着壮怀激烈、清晰健康的阳刚之气,诉真情、说真话的云水般的襟怀。如他所说:“走进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就走进了一种精神,走进了一种信仰。”
文学创作是一条无终点的路,献身文学就要不断向前闯路。我们在写作时要牢记:好作家就是能把复杂道理往简单说,把听不懂的话往大家听得懂了写。即深入浅出。我期待着华伟会不断走出文学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