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网络的年代,邮局的功能和地位日益式微。《高山上的小邮局》讲述的故事,恰恰始于这样一个简单而棘手的问题:当电子邮件变得普及,谁还需要邮差呢?
山村女邮差萨拉面临着当地邮局将被关闭、自己被调到首府的命运,而她不愿离开家乡。为了留住萨拉,她的邻居,八十岁的老太太罗莎想出了一个方法:发起一个匿名书信接龙,让村里的信件增多,从而向邮政总局证明,村民们仍然需要邮差。
罗莎发出的这封信,已经在她心中酝酿了六十年。年轻时,罗莎的闺蜜路易莎爱上了一位叫阿韦尔的男子,罗莎答应路易莎帮她接近阿韦尔,但罗莎自己也爱上了阿韦尔,后来与之结婚。悲愤的路易莎不辞而别,两位好友从此失联。六十年后,罗莎在信中写下:“你的信,还有你,都是我欠下的债。”
罗莎把信寄到了路易莎的老宅,她不知道路易莎还能不能收到这封信,但她请求收信人把匿名书信接龙继续下去。实际上,路易莎已经不在人世,收到这封信的人是路易莎的孙女阿尔玛。一封信引出了另一封信,原本陌生的人们,在信中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痛苦与渴望。
在叙述故事之外,小说也从历史上的名人书信中引用了不少片段,如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雨果的情书、卡夫卡致费丽丝的信等等。当故事里的人物和我们自己读到这些文字,那些遥远的炽烈情感便得以复活,而这也是书信的重要价值之一:凭借文字,我们能够保存和触摸已经消逝的过去。
这部小说不仅旨在重新发现手写书信的魅力,更指向了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大问题。网络令人与人变得更近还是更远?这样的争论似乎一直持续,但孤独感确实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存在,这多少与网络交流所带来的面对面沟通的减少、经验的扁平化、私人关系的脆弱性有关。在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里,几对男女将手机短信、电话公开,引发信任危机,加速婚姻破裂,这样的情节固然有些极端,但是有效地显示了网络交流令人缺乏安全感的时代症候。而《高山上的小邮局》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沟通的可能。相比微信,一封手写信要求更多的时间和真心,也令我们写下的话不那么容易随风而逝。
作者安赫莱斯·多尼亚特原本是一名记者,她一直保持着与亲友写信的习惯,收藏着从世界各地寄来的信件。她相信,文字和微小善行依然能够为这个庞大而混乱的世界带来积极的力量。在访谈中,她表示,写这部小说的动机之一在于:“我想要强调小事情的价值,想要说明一个小小的举动如何改变一个人或一个村子的命运,而且这种举动可以由任何人来完成,即使他们没有意识到。”
自2015年在西班牙出版以来,《高山上的小邮局》已在德国、荷兰、葡萄牙、波兰等欧洲国家收获大批粉丝,不少读者甚至因为这本书而重新提笔写信。的确,文字依然在一点点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