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这次演讲以“铁幕演说”广为人知。丘吉尔在演讲中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到目前为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然而此后不久,捷克斯洛伐克也被划归到了铁幕之后,《冷战的静谧边界》关注的,正是西德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冷战边界——巴伐利亚与波西米亚森林。
这片森林的遗迹存在于西德至捷克斯洛伐克,北方的巴伐利亚瓦尔德萨森(Waldsassen)到南方的帕绍(Passau)之间。曾经居住在那里的(苏台德)德意志人把自己视为该森林的守护者,他们在1945年以后遭到驱逐,大部分迁居至联邦共和国南方。
起初只是故事、传奇和趣闻,用以排解乡愁。然而,这些故事的元素渐渐地渗入出版的作品中,塑造出虚构和半虚构的叙述。关于现代宗教奇迹、旅行见闻和带着《在边境》等标题的诗歌成为冷战中突现的风景,随之而来的摄影和绘画作品向世界各地的读者生动展现了这些故事的背景。当然,这样也还不够,新的民间力量随后又摆脱了印刷和纸张的限制,逐渐对背景本身施加影响。20世纪50年代起,一系列新建的、目的明确的朝圣地点、瞭望塔和纪念碑相继拔地而起,分布在边界线东侧,最终连为一体,成为所谓的“祈祷墙”(prayerwall),将长久以来即属于德国的森林和边界置于20世纪旷日持久的冲突之中。
波希米亚森林不仅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是朝圣路线、登山途径和戏剧、小说等文学情节错综复杂的隐喻,它既是自然景观,也是文化环境。
赛普·斯卡利茨基(SeppSkalitz⁃ky)在他以冷战为背景的小说《旧摇篮》(TheOldCradle)中,描述了一个就要当父亲的苏台德德意志青年,生活在日益富裕的西德,然而他没有钱为快要出生的孩子买婴儿车。于是有一天晚上,他偷偷穿过边界,想回到过去生活的村子拿一个摇篮回来。故事的很大篇幅是他一路的观感,最初视觉上的愉悦与最后不出意外的悲剧结尾恰如冷战边界乍看之下的宁静祥和与钝刀割肉般的切肤之痛。
战后,核武器的阴影笼罩欧洲。相比之下,冷战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冷战的静谧边界》作者尤利娅·科姆斯卡的东欧裔移民背景使得她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曾被严重符号化的冷战边界,并对边境居民的遭逢与心理感同身受;身处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便利又使她能够尽可能地占有第一手资料。
这是一本能够打破世人对冷战刻板印象的书,因为书中出现的,不是丘吉尔等大人物,也没有国际会议或条约,作者关注的是边境居民的民间出版物、家庭相册、旅行游记等,从这些日常的细节中“自下而上”地审视冷战带给普通民众的伤痕与苦痛。
跟随作者一路前行,仿若置身巴伐利亚森林和波西米亚森林之间,追逐欧罗巴的魍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