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你,会回来吗?》编辑手记

    推荐图书:《你,会回来吗?:心理治疗师与你对话生死》

    杜颖颖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7月18日   14 版)
    杜颖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心理·教育编辑室主任。责编书籍:《对话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询与治疗》《法国当代心理治疗·第一辑》《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心理治疗与教育方法》(第三版)、《青少年电子游戏与网络成瘾》

        大约四五年前,经朋友介绍,我结识了黄蘅玉博士。黄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世纪90年代赴加拿大求学,现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注册临床心理治疗师。在黄博士的信任和支持下,在我及出版社同仁的努力下,2015年7月《对话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询与治疗》出版了。作为一本原创的教育心理类书籍,《对话孩子》获得了业内和读者的肯定。

        有了良好的合作基础,2018年6月黄博士的又一力作《你,会回来吗?:心理治疗师与你对话生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品,这是我们的第二次合作。黄博士将几十年心理咨询和治疗时的“生死自由谈”记录在《你,会回来吗?》一书中,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生死难题。该书分为三个部分:儿童篇,主要谈论儿童在面对父母和亲友死亡时的困惑及相应的处理方法。青年篇,青年期作为自杀行为的高危阶段,每个企图自杀的青年都有自己痛不欲生的理由,作者怀着同理心真诚地关怀并帮助他们。成人篇,作者提示我们唯有坦诚地面对生死,才能健康快乐地走向世界。

        作为一个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专业编辑,给黄博士做责编不仅能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还能感受到一位专业的资深的心理治疗师悲天悯人的情怀。

        黄博士几十年来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案例素材。《你,会回来吗?》在经案主同意后,书中个案经过文字加工和修饰,以对话或自述的方式表达,更具可读性。“等待永不返回的爸爸”“乔西和他的母亲”“无形的枷锁”“同性恋者的苦恼”等13个案例被记录下来,给更多的人参考和启示。每一个案例都是一面镜子,请各位读者细端详!

        黄博士与我初谈此书时,取名为《生死自由谈》,我感觉太严肃,再加之《对话孩子》在前,建议此书命名《对话生死》,但感觉有所欠缺。待到选题通过,正式发稿,书名几度变更。推敲良久,定为《你会回来吗?》,等到申请书号前,我突然灵光一现,决定增加一个“,”,变为《你,会回来吗?:心理治疗师与你对话生死》,这个“你”既可以是对逝去亲朋的呼唤,也可以指心理治疗师对读者的称呼。副标题使用“心理治疗师”而非“心理咨询师”是黄博士的坚持,在心理学发展较好的国家,咨询师和治疗师是严格区分的,后者要求更高、更专业。

        作为责编,我一直要求自己成为“图书的半个美编”,因此在与美编老师设计封面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精装的装帧方式以保证书的质量并提升收藏价值,封面的主图片是破茧重生的蝴蝶,其隐喻不言自明,而美编老师在封面上运用UV工艺设计了一只半透明的蝴蝶,隐喻了生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