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冯牧文学奖获奖感言·鲁敏
鲁敏的小说创作,在平白如水的日常生活中耐心地寻找着新的文学元素,重建了关于“底层生活”的知识和价值,呈现了特殊的文学史意义。她的小说既饱满醇厚,又展示了丰富的可能性:早期专注于人性的幽暗,接续的是启蒙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传统;近期执著人间的友善和暖意,更多地显示出沈从文、孙犁、汪曾祺的情感谱系。
最早知道冯牧文学奖,是从几位师友简介里看到的,尤其是那些特别精短的简介,几十年写作生涯的众多奖项中,保留下来的极有限的备注里,冯牧文学奖总是保留其中,并就此传递出冯牧文学奖独有的份量与气息。记得上一届(2016年)结果出来后,我还补充搜索了从2002年起的所有得主,那是一串令人尊敬的名字,说得夸张点,可谓是串起了近20年文学创作与批评史上的一大串珍珠。今天我站在这里,首先是非常高兴,也带点惶恐,并想与另外两位获奖者共勉,但愿我们在过去,在现在,在将来的写作,能无愧于这份宝贵的殊荣。
大部分写作者,不管在公众场合表现得如何十足自信、侃侃而谈,那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需要,但在内心里,我们实际上都饱受着孤独和不自信的折磨,漫长的写作生命里,常常是苦涩、干枯、形单影只的。这个时候,来自同行、前辈、专业领域的注目,真的特别重要,就像有人在拍拍你的背,鼓励这么一句:干得不错,继续加油。所以,不管国外国内,都有着各样的奖项、排行榜、称号、推荐、比赛,我觉得都是为了给写作者以鼓劲,让各种类型、不同样貌的写作者得到一个被接纳、被肯定和得以传播的机会。
就比如像我这样,我是一个非常典型和传统的、通过文学期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写作者。从1998年写作至今,恰好20年了。这20年里最主要的写作行为,就是往全国的大小文学期刊投稿,进行反复的淬炼,先是小刊,然后大刊,先是中短篇,然后长篇,短棒长刀的小手艺就这样一天天的练,然后才慢慢进入批评家视野,再慢慢进入出版领域,再进入媒体和公众……当然,最后这个媒体与公众,惭愧,也只能说是相对程度的进入,因为我们这种写作模式可以说是平淡无奇的,缺乏“传播学意义上”的标签或辨识度,但这又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也可能是最后一代)中大多数写作者的成长路径,我们仍然在以传统、以几乎是保守主义的方式在缓慢地自我锻炼,我们对文体感或写作观总是怀有执念,对流行或市场化有自己的态度与选择,我们还存有纯粹文学意义上的野心并被这种野心所折磨,从而成为了更加孤独和不自信的写作者。
而这20年的写作期,也是整个时代在高速发生着巨大变化的重要时期,我,或者说我们:目睹或参与着文学的忽而喧哗躁动忽而静水深流;眼看着网络兴起,数字出版与碎片化阅读的前潮后浪;与此同时,伴随着各自肉身的城乡迁徙,我们的文本场域也自乡土转为都市;时间在让我们变老的同时,也酿造着我们的感受与创造力,我们开始从个体经验的局限扩展到与外部的呼应;随着整个家国力量的崛起,我们也开始在世界文学版图中一点点构造起自己的疆界。我们实践着也见证着,文学在以貌似弱小和无形的方式,在嘈杂狂飙的世界中耐心传递着安静的力量。
也许从某个角度来说,所有的写作都是镜子,映照着自我,映照着他人,也映照着时代的斑斓与激越。因为我们每个写作者都在以不同样貌的努力,试图捕捉和呈现这激荡时代巨躯上所悬挂着的、如同苍耳一般的精微个体——随着时势的脉动与行进,苍耳们会有着共同频率的振动,也有自我意志的申张,并从中折射出人性的委泥与飘逸,其中的爱与梦,以及无限可能。
最后,再次感念为此奖提供不朽命名的冯牧先生,感念所有到场和未到场的评委以及幕后的工作人员。也许,我们今天这个奖对社会大众的意义可能只是一则新闻或一条书单或几个名字,可能在第二天就被更重要的其它领域的消息所覆盖,但对文学道中人来说,文学奖总是持久的精神之光,是对所有过去那些“茫茫黑夜漫游”的褒奖与慰藉,也是对未来更漫长跋涉的持续能源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因为有了像冯牧文学奖这样带有专业和肯定的目光,才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又公允的文学力量,推动着每一个写作者不断向前、走得更远,同时也带动整个文学场域的生生不息、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