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山的报告文学《遇见毛丰美》,其最大的特质就是诗性叙事之下的“颠覆”。作为对毛丰美这样的“丰碑”式人物,“英雄”式人物,我们的新闻宣传、视听媒体已经有太多的升华式报道。人们谙熟于思维定势先入为主之下的英雄毛丰美,并且他以30余年时间创造的大梨树村的辉煌业绩也被称为“英雄史诗”。总之,对毛丰美,这个新时期农村致富带头人的高度评价从来不缺乏,人们习惯于“神化”这个人。而这部《遇见毛丰美》,从头到脚都在“颠覆”与“解构”这种“神化”,呈现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性格。作者以毛丰美生前挚友的身份、以这一场改革亲历者的视角、以丰沛的激情与诗意,铺陈情感,展开故事,勾绘了这位“孤独的圣者”的魂,为这位远行人写下礼赞的诗篇。
作者从“这个叫毛丰美的人从未年轻过,少年时开始他便是沧桑老者”开始,记录了一个媒体聚光灯之外的丝毫不掩饰的毛丰美。作为一个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他在观念还没有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在封闭落后的农村搞改革经受的巨大风险、压力、苦难、非议,被怀疑、被孤立,从观念到现实,改革的阻力何其之多,创业之难度何其之大,都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而被称为“孤独的圣者”的毛丰美,就是在“让大梨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的日子!”“就是想干点事儿”朴素的理想支撑下,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从贩卖小米和土豆为村集体掘得第一桶金开始,到凤城开小旅店、修建宾馆、盖农贸市场、办企业、开矿、种植五味子、开荒山种万亩果园、发展旅游产业,毛丰美带领大梨树人走上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之路,把一个人年均收入不足100元的贫困村治理成为年社会总产值14亿元的生态旅游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示范。同时,作为人大代表的毛丰美在20多年时光里积极为农民代言,建言献策,促成了许多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性决策。作者的笔触追随着毛丰美和大梨树村的发展脚步,追随着他们艰苦创业的“干”字足迹,为这一场伟大的事业绘制了一幅全景图,而记人与记事成为全景图中相互交织的经与纬。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毛丰美这个人物内心的深刻剖析和对曾经的体制禁锢下人性弱点的反思。作者面对丰富鲜活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复原历史情景,真实地表达人性的复杂性,所以才能达成“可信”与“可爱”的兼顾。毛丰美的高尚人格与光辉业绩,正是在一次次的抉择中完成的,他是圣者,同时又是个普通人,当他有机会摆脱农民身份去从政为官时,他也会动摇,也会产生选择上的彷徨。当然,他最终遵从了自己的千金一诺,继续走在这条充满荣光与荆棘的路上。而作者在行文中常常颠覆着媒体的冠冕堂皇式的想象性的报道,他常常会绕过那些高大上的词句,将残酷的真实和盘托出。体制与人性的双重弱点常常成为束缚改革者的桎梏,如此沉重的负担,常常消耗着人的精力与激情。
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上,作者喜欢用几重视角的并置来叙述同一件事,非常讲究,首先是“我看见……”作者自己所观所感或合理推断,再有主人公毛丰美的自我叙述,还有其他当事人的叙述,当然还有新闻媒体的报道,其间又穿插了大量电影蒙太奇式的镜头闪回、剪辑、组接式的或远观或近观的叙述,更有作者想象力的展示。这样多重的叙述视角的叠加,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来诉说同一件事,形成了一种复调的表达效果,让文字更立体更丰富,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也更大。另外,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文字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唯一桥梁,读作品,实际是在读语言。作者是将诗情与诗意凝聚在语言中,并运用于报告文学写作中。文中有着太多抒情化、议论化的语言,常常穿插于叙事当中作为点睛之笔,关键之处烛照人物性格或是点染事物本质或是对毛丰美一次次英雄壮举给予高度的总结概括。这些抒情与评议性的语言又充满了哲理,有着辩证的力量,透过现象直指事物的本质,或柔和或犀利或深情,总之作者是带着生命的体验、情感的关怀去写作的,没有深入的认知与理解断然是写不出如此文字的。因此,不妨说技法的创新实际上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其实是作者观念的投射。作者胡承山显然意在力避已有的、僵化的对英雄人物的理解,为打造一个全新的、最接近于真实的毛丰美形象,作一次可贵尝试。
《遇见毛丰美》,胡承山著,万卷出版公司2017年8月出版,定价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