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
滨海沙生植物是海岸带特殊而珍贵的生物资源,与湿地、水生植物类似,属于特殊的隐域植物,分布于海岸线上,又具沙漠环境特点,是一类较特殊的植物类群。滨海沙地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交界面受风和水作用的动态地貌景观,不仅具有强大的防灾减灾功能,而且因其特殊的位置、别具一格的动态特征和无与伦比的亲和力,成为滨海旅游的重点区域。随着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一些地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海岸侵蚀和沙地植被退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海岸沙地退化日趋严重,不仅沙质海岸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生态服务功能也严重削弱。
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以补沙为主要手段的沙滩生态修复,少数地方开始尝试沙滩绿化。但是,时至今日,构建多树种、多层次、结构稳定、低维护成本的滨海沙地绿化体系还是一句空话,风沙灾害易发生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还困难重重。一方面,一些人认为滨海沙地环境恶劣,只能营造木麻黄林;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不顾滨海沙地环境恶劣的实际情况,将常规园林绿化的手段生搬硬套至滨海沙地。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生态岛礁”“南红北柳”和“蓝色海湾”三大海洋生态工程。相对于淤泥质海岸,我国在沙质海岸生态修复方面面临理论、技术和实践的“三重”欠缺。究其原因,一是对滨海沙地的重视不足,除了沙滩发育与演化方面的研究不足外,沙生植物本身因植株低矮、生物量小、绿量有限而得不到重视;二是除了开展木麻黄造林外,沙生植物资源现状、生理生态、生态功能、保育理论与技术方面还有很多理论和技术空白,迫切需要一套针对滨海沙地植被保护与恢复的技术体系,包括与植被有关的滨海沙地发育与演化理论、沙生植物资源调查、沙生植物保育技术、沙地绿化技术体系等。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滨海沙地修复技术和沙生植物资源的专著。20多年来,作者实地调查了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台湾的大部分海岸与海岛的沙地植物资源与植被恢复现状。本书在介绍我国南方滨海沙地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滨海沙地植被修复的理论、技术和实际案例进行总结,试图向读者介绍一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性较强的滨海沙生植物资源保护与沙地植被修复技术,以提高我国南方滨海沙地保护、管理、利用与修复技术水平。
本书第一章,概述了滨海沙地和沙生植物的基础知识、南方滨海沙地环境和沙地植被环境修复意义;第二章,从滨海沙地的现状、特点及分类角度介绍了我国南方滨海沙地;第三章,在总结我国滨海沙地植被恢复及沿海防护林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滨海风障工程技术体系、沙地植被生态恢复以及辅助防护林建设3方面阐述了相关的滨海沙地植被恢复技术;第四章,通过对国内外6个不同的海滩绿化案例进行点评分析,指出各个地点滨海沙地绿化的可取之处与不足点,并提供一个典型的滨海沙地道路绿化示范案例,以期能为南方滨海沙地园林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第五章,重点介绍我国浙江以南(含浙江)160多种既可在滨海沙地生长又在防风固沙、观赏及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具有现实或潜在应用价值的滨海沙生植物,每一物种涉有中文名、学名、别名,重点介绍其在滨海沙地的位置,并对其特点和应用做了简要说明。
本书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子课题“海岸带关键脆弱区生态修复与服务功能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框架下完成的。本书的出版,对于保护滨海植被资源,指导我国滨海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具有重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书的部分成果,对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海岛礁绿化工程,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作为我国首个系统阐述滨海沙地及沙生植物的专业书籍,对科学构建滨海沙地体系和推动沙生植物研究,具有奠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