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清至现代《水浒传》研究方法的演进,《水浒传》文献视域中的作者、版本,《水浒传》文本层面的思想意旨及叙事艺术等,该著力求梳理出最具实证力的材料,提挈最有说服力的观点。
浙江师范大学刘天振教授所著《水浒研究史脞论》一书,于2016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据该书《后记》,此书的撰写始于2002年底,可见是作者十年磨一剑的结晶。
《水浒传》研究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甚至近年有人提出“水浒学”的概念。20世末以来,众多关于“《水浒传》研究历史回顾”的论著发表,这些成果或通代,或断代,或全面回顾与反思,或就某种现象、某个问题、某种角度进行回望与检讨,对推进《水浒》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积极意义。而本书并未对《水浒传》研究史作宏观、系统回顾,仅就明清至现代《水浒传》研究方法的演进,《水浒传》文献视域中的作者、版本及本事研究,《水浒传》文本层面的思想意旨及叙事艺术研究,影响研究维度的续书现象,版画插图研究等现状,进行回望与反,故以“脞论”命题。在上述几个方面,力求梳理出最具实证力的材料,提挈出最有说服力的观点。
众所周知,《水浒传》研究史料浩如烟海,20世纪50至80年代,前辈学者已经着手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诸如《水浒传资料汇编》、《水浒研究论文集》、《水浒研究论著索引》、《水浒传在海外的传播》等。而自1978以来至今的将近40年间,仅中国大陆地区究竟产生了多少与《水浒传》相关的研究成果,恐怕难以做出精确的统计。如何从山堆海积的资料中遴选出最有代表性的资料及观点,不仅需要精力,更需要学养与学识。仅就版本研究方面而言,本书主要选取了明清时期汪廷讷、胡应麟、钱希言等人的记述,现代学术史上胡适、鲁迅、郑振铎、何心、范宁等人的论述。他们的记述与论述在《水浒传》研究史上公信力相对较高。就简本与繁本两种系统的研究现状而言,鉴于繁本的关注度一直较高,学界共识度也较高,故本书未作赘述,而是专列一节对于一向不被重视的简本系统研究现状进行琐细述评,涉及简本的存佚、诸简本间关系、主要争论的问题、未来研究瞻望等,尽可能展示这一学术沼泽地的探究进展。
《水浒》研究史呈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名著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其研究历程屡屡遭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冲击而一再迷失自我,自明清至现代,曾经涌现众多充斥政治、道德话语的所谓“成果”,而难孚“学术”之名。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浒传》的作者籍贯及文本内容又被一些地方的政商力量肆意利用,举办了许多研讨会,出版了许多“论文集”,这些直接经济利益催生出的“成果”,也往往掩蔽学术真相。本书立足文学研究本位,秉持学术理性立场,实事求是,尽量把发言权交给材料,力避“六经注我”的现象。
作为一部学术史著作,《水浒研究史脞论》的话题自然是多以纵向维度展开的,以穿透时代风云,洞察前代学术探索的是非与曲直,评价其功过与得失。如该书第一章第一节,综述明清时期亦即古典学术语境中《水浒传》的主要研究方法,概述传统文献学诸手段的运用情况及其取得的主要成绩,并论列了文献学方法在现代《水浒传》研究中焕发活力的种种表现。但书中另有话题则主要从横向维度展开,如第三章第三节“‘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论争述评”,针对发生于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这场论争作了简要述评,对于争论中暴露出的学风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提出,“作为学术研究的主体,首先要胸怀宽广,容得下不同见解,允许新权威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新说叠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才能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其启迪意义自然不限于《水浒传》研究。
当然,此书存在的不足也不必讳饰,譬如,对于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的综述,对胡应麟的研究成就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于21世纪《水浒传》研究最新动态的涉猎不够充分。希望作者在未来的《水浒传》研究史工作中能予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