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5月10日 星期三

    《民俗学概论新编》:民俗学学科本体建设和教材创新

    万建中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5月10日   18 版)
    《民俗学概论新编》,邢莉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48.00元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推动了中国民俗学者对于学科本体建设的反思,《民俗学概论新编》是重构民俗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俗学这匹黑马在社会学和人文学科中彰显了不容忽视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学依托语言文学专业的力量,在各个高校建立起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997年,“民俗学”成为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中国民俗学者身体力行,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民俗学者对于学科本体建设的反思,2016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俗学概论新编》,是探讨民俗学理论和重构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这部书将民俗学研究的前沿观点和论述吸纳到课程体系当中,论文式的学术话语转化为教科书的规范呈现,极大地提升了理论层次和书写水平。

        民俗学是什么?这是学科定位的首要问题。这部教材在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俗学生活属性的基础上,吸收了新时期以来多位学者研究的成果,把民俗学定位于研究民众的生活世界的学问。作者认为,民俗不是束之高阁的文本,而是人的实践行为,是民众生活中的文化、经验和知识体系,怎样研究民俗之“民”,即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人”的行为模式,就成了民俗学研究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把民俗概括为:民众的物质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世界、艺术生活世界、信仰生活世界四个方面。其梳理和概括不只是表述的改变,而是民俗学研究领域全方位“还原”的学术追求。作者认为,民俗是维系民众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运转的枢纽,民俗文化是操作的经验世界,也是一个心理世界和意义世界。所以民俗的叙事方式除了口头的叙事方式之外,还应该研究民俗的身体叙事和图像叙事。身体叙事和图像叙事是当前民俗学界对于民俗把握的新维度,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民俗学研究的视阈。这些崭新的学术操作在教科书上第一次出现,说明这本教材的编写与我国当前民俗学学术研究是同步的。

        在此基础上,教材阐释了钟敬文倡导的“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理念。该理念是钟敬文先生晚年对于民俗学理论重大的贡献之一,不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保护文化多元化的认知一致,而且切实符合中国的民情和国情。以往对于民俗学的研究往往缺乏中国民俗整体观的树立,极少关注各少数民族民俗与汉族民俗的联系,甚至对于中国各少数族群持有偏见。作者在整部书中,努力体现中国民俗研究的整体观。所谓民俗研究的整体观,一是坚守“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理念,中国民俗的多元组成不仅是历史事实,而且是未来发展民俗学发展的基石。二是在研究各个族群的民俗时,要注意其与其他族群的关联性。多元一体的理念转化为民俗事实、民俗经验及学术阐释,需要在民俗学领域建立跨民族的学术视野。我们当代的民俗观,应该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够与古今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能体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够符合世界未来发展的民俗观。这是这部书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这本著作立足于民俗学是“当下”的学问,民众的民俗生活世界不仅是文化的源头,而且是流淌的活水,不仅仅是流淌到今天的“传统”,而且是“当下”56个民族鲜活的生活。在科学和理性主导之下,传统民俗处于裂变、转型、融合、涵化、构建之中,正步入现代化进程。

        作者把城市民俗学、应用民俗学纳入了编制章节的视野,这是民俗学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国情民生需要回答的问题。作者在倡导民俗学书写“当下”的同时,着重厘清民俗学研究的“当下”与传统的关系,故而把“民俗的传承”单独列为一章。民俗学是传承之学,也是创新之学和未来之学,这方面新颖的阐释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另外,研究“当下”就要身体力行地做田野,只有田野作业,方能彰显民俗学学科的优势和独特。这本书对于田野作业的概念、特征及方法的研究都有新的见解。民俗学者书写的扎实的民俗志,已经并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事实和思想源泉,也为全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实证,成为与国际民俗学科对话的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