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 陈先达著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 孙伯鍨著
《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高清海著
《现代唯物主义导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研究》 陈晏清等著
《思维的建构和反思: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陈志良著
《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孙正聿著
《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 俞吾金著
《哲学创新的源头活水: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列宁构想》 王 东著
《人类活动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王南湜著
《社会认识论导论:探索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 欧阳康著
《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丰子义著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似自然性、物役性批判理论研究》张一兵著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杨 耕著
《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 张曙光著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 任平著
《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 吴晓明著
《现实逻辑中的人: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研究》 韩庆祥著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创新》 汪信砚著
具有本土特色的学术构架与理论话语,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考。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同样如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社会的变迁,形成了自己的理论逻辑和思想构架,并对新世纪的本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本土建构,离不开对过去研究成果的重新阅读。这种阅读一方面是为了传承,一方面是为了在新的语境中加以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具有本土意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架的形成。在这样的情境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杨耕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事件”,所出版的18本图书,重现了自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诸多重要成果,让我们在重温过去研究成果中放眼未来,在传承中发展创新,进一步探索中国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构架。
这套丛书再现了自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在逻辑。我一直认为,自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摆脱传统教科书的影响,走向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之路。这一研究经过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争论、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在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达到了重要的节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探讨,都离不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本套丛书的18位作者,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代学人,都参与到了上述的学术讨论中,这18本著作,就是当时学术探讨的记录。这些研究一改传统教科书时代的统一模式,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鲜内容、体现出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体认、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话语构架。两代学人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勾勒出那个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丰富画卷,并以实践唯物主义与主体性问题的成果为基础,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学术构架与理论话语,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上述的学术逻辑并不只是书斋里的想象,而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并不是由中国发端的,前苏东地区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在70年代重新研究马克思时,很多学者都以实践唯物主义作为理论的基础。中国学者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虽然受到了这些研究的影响,但这一讨论本身却有着本土的历史语境,体现了中国学者对时代问题的洞察。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已经展开;到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迫切呼唤合乎时代要求的主体与主体性,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既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可以说,这套丛书所展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是这些学者在新的历史情境中,重新回到经典后的创造性阅读。在这种阅读中,丛书的作者们既看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果,又看到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内在逻辑,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学术成果。
本套丛书所收集的著作,在初版时是分开出版的,以其理论的力度影响了当时的学术研究。今天重新将这些著作集中出版,再次勾画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特定图景,也更能展现每本著作在这个图景的地位和作用。将这些著作集中出版,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传承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曾这样讨论哲学的生成问题:“我们的哲学,只有在本质上与前此的哲学有了联系,才能够有其存在,而且必然地从前此的哲学产生出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同样如此。重新阅读这些著作中,不仅能感受到每一作品的内在力度,更能感受到这些著作的整体力度,感受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三十年里走过的路程。只有了解曾经的道路,才能切实地在新的历史与理论语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拓展新的理论空间,甚至是展现过去研究中没有展现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丛书不仅为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照,更为未来的研究廓清了理论的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