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事实上,正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促使我们重新解读、重新理解乃至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真正理解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具有“令人震撼的空间感”,仍然以强劲的姿态参与并推进着人类历史进程。
自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摆脱传统教科书的影响,走向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之路。
更为重要的是,上述的研究之路并不仅是象牙塔中的学术,更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探究和前行的思考。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的集束推出,无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事件”,所出版的18本图书,重现了自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诸多重要成果,让我们在重温过去研究成果中放眼未来,在传承中发展创新,进一步探索中国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构架。
丛书不仅为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照,更为未来的研究廓清了理论的地平,为未来的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前行提供了思想指南。
正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促使我们重新解读、重新理解乃至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