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香)近日,受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邀请,清华大学教授肖鹰作为访问学者访台,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足迹踏遍全台,借助在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和台湾嘉义大学的4场讲座,以及局部小规模的学者交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诠释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核心精神。“从我个人对台湾文化的有限接触来看,老一辈哲学大师去世之后,台湾当代学者对中国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趋于技术化、浅表化,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同在稀薄化。”他表示,台湾的学术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研究应与内地形成互补,以弥补各自缺憾。
肖鹰在台湾的4场演讲,题目分别为《文人画中的时间》《中国文人画的精神魅力》《易传思想与中国书画审美》和《中国艺术的审美精神》。在近距离与台湾学者接触过程中,肖鹰发现,许多台湾学者尤其是在大学任教的学者,大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所以,他们会利用欧美新的哲学观念、文化理念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方法论上提供新的角度。但另一方面,肖鹰的感受是,对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仅是有限的文本的研究,还需要更广泛的具有历史积淀的地域背景,这个场域,不仅是物的存在,还有人的存在。而台湾学者显然受到了海峡的局限,“我们在进行深度交流的时候,感觉他们过于强调方法论的研究,对艺术背后深层文化意蕴的体验把握,就显得比较浅显”。
在肖鹰看来,台湾老一辈学者如徐复观、方东美去世之后,他们那种具有强烈个人体验又深含历史底蕴的写作,在台湾学界渐渐淡出。“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感觉台湾现在比较著名的美学学者对中国艺术的评价比较浅表化。他们局限于西方学术范式,对中国文化研究进行一种导入,但更深的人文意蕴没有揭示出来。”由此,他的建议是,两岸应加强学术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