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百札馆印象

    墨舞花笺

    ——闲说赵丽宏的书法

    张瑞田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16日   03 版)
    赵丽宏作品

        自青年时代起,开始了对赵丽宏的阅读。诗人、散文家,是我对赵丽宏的身份记忆。至今,他的散文集,摆在“百札馆”显要的地方,也是我的常读书。

        对一个人的了解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是重要的依据。读赵丽宏,发现他唯美的笔触常常涉及书画,后来,又在报刊看到他的书画作品,觉得亲切,便一直关注着。

        赵丽宏的书法不是职业书法家的书法,比如,赵丽宏不去竞技书法的体制内博弈,不刻意探求书法作品的形式,当然,也没有做一名职业书法家的心理准备。那么,他的毛笔书写围绕什么,他提笔写字,又源于怎样的心情。最近,读到他写赵冷月的文章《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发现一位优秀的作家,对书法家和书法的认知具有高度。文章中的一段话有代表性:“读书法家的墨迹,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笔墨之中,涵藏着书写者的情感、思想和学识。一个性情中人,必定会将自己的真性情倾注在砚纸之间,笔笔见性情,字字映心迹。”

        赵丽宏说赵冷月,其实,也是说自己。他的书法,也是这样的情调——“酣畅优美的线条墨韵”、“披露的是自己的信念和胸襟”。

        对赵丽宏的书法不陌生。2006年,我筹办“中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日本国会议员书画展”,2007年策划“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均向赵丽宏约稿。此后,在不同的书法展览中,也屡次拜读到赵丽宏的书法,尤其是他的散文、书法合集《锦城觅诗魂》,印象更为深刻。

        《锦城觅诗魂》中的书法,是传统的诗笺,他以行书和隶书,书写了杜甫、薛涛、白居易、司马相如、扬雄、陆游、曾国藩等人的诗作联语。这些作于成都或吟诵成都的诗作联语,与赵丽宏的文章与书法构成了一道温润的风景。陷于其中,流连忘返。

        郑振铎曾作《访笺杂记》,为《北平笺谱》的后记。此文详细叙述了郑振铎受鲁迅所托,在北京收集笺纸,并联系印制笺谱的事情。文人喜爱笺纸由来已久,这一传统依旧延续,《锦城觅诗魂》一书就是例证。那种内敛的感觉和自然的用笔,表达着一位优秀诗人、散文家另外的才情。

        赵丽宏的书法碑意大于帖趣。作为江南才子,似乎与魏晋笔致有天生的关联,赵丽宏例外,他喜欢碑的刚健,碑的雄浑,碑的质朴。考察赵丽宏的书法,不难看出他对《张迁碑》的喜爱。赵丽宏书风的沉稳、滞涩,显然胎息于这块东汉的名碑。汉碑以降,清代隶书的异峰突起,使中国书法焕发了新的精神。这种变化,赵丽宏注意到了,他的笔又触及伊秉绶,体会伊秉绶隶书的宽博和豪放。

        赵丽宏行书的根基自然起于汉隶和清隶。因此,我们在赵丽宏书于笺纸上的字迹中,所领略的依旧是沉静和含蓄。赵丽宏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句》即是代表。

        作为当代文坛重要的文学存在,赵丽宏的散文给我们的印象清晰而深刻。《锦城觅诗魂》承袭了赵丽宏惯有的行文风格,字里行间散发着氤氲的生命气息。不同的是,书中收录了四十幅赵丽宏手书的诗笺。凝练的笔墨,清雅的笺纸,既是对文章的补充,也是对文章的深化。不过,手捧这本似有岁月包浆的散文集,恍若面对着一本古雅的书法集。读文品字,自然有别样的感受。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这是刘熙载的名言,我愿意以这样的视点来看赵丽宏的书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