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悲惨世界》,脑海里就会定格在小时候看的非常悲戚的一页上:画书正面是小女孩头发凌乱衣衫褴褛赤着双脚,在冰天雪地里提着个大水桶踉踉跄跄地艰难行走着,然后在页面的右下方,画着一个戴着礼帽面目冷峻的男人,在不远处望着小女孩。多少年过去了,画本里面的故事人物情节都忘了,唯有这个画面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悲惨世界》,一看书名“悲惨”二字,心里就不想轻易去触碰,因为现在都希望活得更开心更富足,谁还愿意读这样一本书呢,至少以前的我这样想。
因为文学生活馆经典讲座第39期要讲这部作品,督促我去书店买了主讲老师推荐的版本。野心勃勃希望利用两三天的闲暇时间就可以读完,好有所准备去听讲座。经典作品读起来没那么快,不忍心浮光掠影地读,仔细边读边思考,听讲座的时候我只读完了一分册的一半。感受是这部经典小说读起来很有意思,特别是入门的第一部的第一卷,没有悲惨,一个那么好的人,读了很暖心。边读边跟身边写作业的女儿分享,读书写作也是种地,种精神家园的地,雨果说得真好,孩子听了鼓掌。
我读作品的时候,起初从表面上看到这些故事情节人情冷暖,后来听了相关的文学讲座,进一步解读雨果对这两位人物境遇的描写。雨果在作品里体现了仁爱的心灵法律和冷冰冰的酷刑的社会法律这两种法律的博弈,从而启发我从对人物简单的或赞叹或同情上升到更高层面,能够从社会制度国家机器管理这些大的方面作深入思考。我们社会能够用仁爱道德的心灵法律征服人心救赎灵魂,或许是雨果的一厢情愿,但却是非常美好的愿望,应该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随着岁月增长,不同年纪读相同的作品可以有不同的收获,解除封尘已久的阅读困惑。比如《简爱》的结局,年轻时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非得是简爱继承了一笔可观遗产脱贫后跟破产失明变穷变丑的罗切斯特结合,才算拥有梦寐以求的爱情。她和他还是初始状态走到一起岂不更彰显爱情的美丽?再次重温这部经典,豁然开朗,当然人到中年的我也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这样的结局才更有时代意义。女性唯有经济独立才可精神自由,才有选择爱情掌控生活的主动权。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促进我对应该怎样活着这些终极问题的思考。比如阅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里面,三位男女主人公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无一不是通过宗教情怀寻得灵魂的安宁,放弃个人的爱恨情仇,去宽恕关爱他人。读完我想,托尔斯泰通过《战争与和平》揭示俄罗斯民族通过宗教找到内心的宁静灵魂的救赎,那么中国人怎么找到灵魂的安宁?后来跟喜欢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艾玛作家交流,了解到哲学文学密不可分,当托尔斯泰把他的哲学思想宗教情怀潜伏在其作品里时最感人。作为中国读者,在文学作品里依然可以找到安抚慰藉我们的东西。我们国家很多现当代小说家始终坚守对人性真善美的挖掘,小说里面有一种担当和指引,读者读完不是沮丧而是感到温暖和力量。
视听时代无论技术手段多么发达都无法像文学作品那样深刻细腻揭示人物的命运,唯有关注内心的作品才会经久不衰。我们以为物质富足了彰显出的精神空虚可以逃离到电影世界网络虚拟世界里解脱,可以逃离到文学作品的宝库里永远安宁,其实不然。文学心理学法学哲学交织在一起,我们需要继续阅读继续不停地思考追寻,接纳自己善变的答案,就像托尔斯泰、雨果作品里所言,不断追求真善美、怀仁爱之心、宽容关爱他人、踏踏实实活好每一天。
一个人生方向模糊的人幸运地跟经典文学作品结缘,阅读经典、积极思考为我带来无尽的心灵成长与领悟。从此,人生不再虚无迷惑与孤独,因为找到了生命中原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