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

    我给舍弟写过序

    韩石山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1月21日   03 版)

        一次聚会上,三晋出版社的张继红先生说,他最近策划了一本好书,叫《秦晋之好》,重在梳理两省之间的文化交往。我听了,也说好,继红趁势说,那就请韩先生写篇序如何。话赶话,赶到这个份上,不答应不行了,只好应承下来。他没有留意到,我当时的脸色是如何的尴尬。

        过后不久,作者韩振远将电子文本转来,看了,确实不错。

        不说文笔了,知识层面上,就让我大开眼界。

        一河中分,两省共有着一个黄土高原,这个高原的黄土,究竟有多厚,寻常人怕难以给出答案。多半以为,不过是山石底子,上面敷着一层厚厚的黄土而已。真要这样,那倒好了。且看科学家们是怎样揭开这层面纱的。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知识分子来到陕西洛川一个叫黑木沟的断崖下,像当年华北平原上的农民对付日本人一样,挖出一条长达数百米的地道,直通黄土高坡的腹里。上面是五六十米厚的土层。这些人天天守候在里面,终于等到高原上下了场难得一见的大雨。黑暗潮湿的土洞里,这些人眼睛不眨地紧盯了整整两天。终于,他们发现,洞顶上渗下水了。也就是说,只需两天,降落在黄土表层的雨水就能渗透五六十米的土层。这说明,黄土里留不住水,简直就是漏水。也说明为什么晋北、陕北的黄土地上,生长着稀疏枯黄的老头树,为什么这片土地上长不成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

        现在这个土洞,就在洛川黄土地质公园里。

        晋陕峡谷是由黄河冲刷而成,最经典的例证,莫过于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老先生的发现。1976年,史先生考察晋陕峡谷时,府谷旧县城临河一条长长的坡道引起了老先生注意。根据史先生的观察,这条坡道显然不是一次性建成,而是随着河水的下降,不断地往下延伸。当府谷县城初建时,取水的坡道不长,还感受不到困难。取水坡道一再向下延伸,取水就成了艰巨任务。后来府谷县城的迁徙,不能说与此无关。据此,史先生得出结论:显然是河水的下切,使河谷更为深邃。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许多。三年过去,《秦晋之好》已出版,厚厚一大册,我的序,赫然在列。

        回过头来,再说为什么接手写序时,我的脸上会闪过一丝尴尬的表情。

        这全是因为,此书的作者韩振远,小我十岁,是我的三弟。

        我家弟兄多,三弟和四弟居中,“文革”结束后,两人同一年考上大学。家庭出身不好,三弟初中毕业后,没资格上高中,在农村劳动了八年。这样的情形,在那个年代,不算稀罕。稀罕的是,这些年凭着自个的努力,写作上颇有斩获,先后获得郭沫若散文奖、赵树理文学奖,让我这个当兄长的,又是高兴又是惭愧。一个连小奖都得不上的兄长,给接连获奖的弟弟写序,纵然他人见谅,自家情何以堪。

        继红先生不这么看,觉得我是学历史的,也还薄有文名,为这样一部书写个序,最是合适。说此事时,在座的还有鲁顺民先生,朋友中,顺民是有名的快嘴,当即说了个典故,说是过去有个文人如何爱吹牛,别人夸他弟弟文章好,他立马说:“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这回写了序,往后再有人夸振远的文章如何,我也可以觍着老脸说:

        “山西文章数舍弟,我给舍弟写过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