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人间故事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31日   11 版)
    《生死故乡》,杨献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35.00元

        乡野卑微,命运蹊跷,纪实和虚构水乳交融,丰满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离开乡野,离开那孕育故事的厚土,我们沉重地只想从他们的故事中寻找自己的影子,父母的影子,乡亲的影子。

        我经常对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家门前有山,山下有河,河边是竹林,竹林边是稻田菜地;菜地里有新鲜的黄瓜,不管是谁的,你都可以摘一根,在袖子上蹭蹭,咬下去,甘甜可口;菜地边是一栋栋两层小楼,间或有些平房,但也是白墙黑瓦,青藤绕檐。

        我愿意听乡亲调侃,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小时候满村乱窜,赶上谁家饭点,让我叫一声妈妈,我张口就来,然后上桌吃饭。

        这样美好的记忆,封存心底,时时回味。直到我开始咂摸众生百相,才闪耀出另一幅灰暗的画面:

        有性情暴戾者,经常在家打老婆。女人想离婚,离不了;搬回娘家住,他经常去骚扰,从外面搭梯子爬上二楼房间,强行侵犯。老岳父一气之下,在一个深夜,喝下一瓶农药,在女婿独居的小平房前叫骂,然后痛苦地死去。公安局鉴定自杀,追究不了刑事责任。恶人依旧,女人的生活依旧。

        有鳏居老人,年轻时娶了疯婆子,生了个女儿。疯婆子跑了,女儿长大跑到别村找人嫁了,基本不回来。老人在一个冬夜被车撞了,司机驾车逃逸,老人重伤痴呆,被远亲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只管饭,不管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夜,衰竭死去。

        文明与愚昧并存,美好和伤痛同在,前者麻醉感官,后者刺激灵魂。

        就在这个时候,读了杨献平的《生死故乡》。朴实而流畅的乡间叙事,在南太行山下一个又一个隔绝的村落里,拎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刘乡长睡了妇联主任,且不论中了圈套还是双方性起,八万元私了,且没影响到他的仕途,这在农村就是一种双赢;

        黑老三被诬纵火,无法辩白,直到葬身爆炸的矿洞,结束被侮辱的一生。致死他的,不是贫穷,是缺少关爱的温柔;

        漂亮的四姨妈预言自己不得善终,一语中谶,半裸地死在门槛外边,儿女却隐忍不发,听任污名、谜底和冰凉的躯体一起沉入地府;

        ……

        乡野卑微,命运蹊跷,纪实和虚构水乳交融,丰满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作者说:“故事是人心当中最丰茂与自由的物,一旦成型,就会四散奔逃,开花结果,还斜枝横逸,叶片万状。”我俯首称是。抛开晦涩的理论和无病呻吟,每天在拥挤的人流中寻找容身的位置,离开乡野,离开那孕育故事的厚土,我们沉重地只想从他们的故事中寻找自己的影子,父母的影子,乡亲的影子。

        “虽说人终究是时间的消费品,但最终命运不该太过悲惨。”我们因着祈愿,作出内心的呼喊,正视淋漓的痛。但他们“在得不到任何尊重与尊严的卑微生存当中,却总是以各种方式对同类进行刀子一样的践踏与剜割”。所以我们看到黑老三的死,看到赵彩泥和付二妮的谩骂、撕扯,看到曹建军的得意、失败、扭曲和白秀花的反抗与复仇。他们的命运无常而悲惨,即使皈依上帝,也没能扭转生老病死的苦楚。南太行下如此,贾平凹笔下的秦岭如此,芙蓉镇亦是如此。

        所以,我们从《生死故乡》中,看到了这样真实的画面,他不拘泥于某一家,某一个村落,他由南太行向周边蔓延,到山东、山西,到河南、安徽。大抵,中国的乡村皆是如此。放眼过去,都是父老乡亲,都是人间故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