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由海洋诗看中国的重仁轻智

    彭世团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19日   03 版)

        孔子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从1993年由郭振编选、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古代诗人咏海》一书看,该书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诗人咏海诗篇,也不过325首,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相比,实在少得可怜,是否也反证了中国重仁而轻智的传统。面对未来,我们要发展,就需要面向海洋,加强我们的海洋意识。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中国历代海洋诗歌选评》。主编冷卫国先生在书的后记中对这本书的由来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强调了这一编作为加强海洋文学研究的开篇的意义。

        这本书采用大32开本,270页码,灰蓝的封面,饰以传统的帆船与海洋图案。内容分为先唐、唐宋、元明清近代及现当代四个部分。其中先唐部分数量很少,只有16页码,唐以后的每个部分约占80-100个页码,区别不是很大。全书共收录了155名作者的194首诗。大部分作者只选一首,多的如陆游则选了7首。每一首诗采用了作者小撰、诗作、诗评三个部分这样一种体例,让读者既了解诗人、诗的内容,又帮助读者理解,并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一首诗。

        本书以曹操的《观沧海》作为开篇。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我那时非常喜欢这首诗,但又说不上为什么。现在想来,大约是因为这首四言体诗宏大的建构,语言的铿锵有力。王蒙先生在讲《门外谈诗词》时也引用过这首诗,讲诗人的眼光与胸怀,讲他的志向。本书的诗评中不但从诗的意象角度对诗进行了解读,也明确地告诉了我,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也是第一首与海洋有关的诗作,是中国海洋诗歌史的开篇之作。

        在先唐部分,还有曹植、傅玄、郭璞、谢灵运、刘孝威、萧纲、郑道昭、祖珽,他们的诗多半以观海为由,来想象神仙的世界,这与当时社会寻仙访道之风盛行有关。诗语灵动通达,独具特色。但从文词与山水描写方面,都没有达到曹操的水平。

        唐宋部分的开篇是李世民的《春日望海》,“和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这是对海多么宏大、多么开阔的描写。该诗有句“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可见,当时“碣石”早已经成为观海,成为大海的代名词。整首诗思古抚今,胸怀豪迈,足可回应曹操的《观沧海》。

        宋务光的《海上作》则是整本书中第一首以海上为视觉中心的诗。“天波混莫分,岛树遥难识。”这样的体验,不在海上是不可能有的。中国诗人写海,多半以岸作为视觉出发点,是站在岸上来写海,以及由海引起的各种思绪。写海上体验的,却并不多见。航海技术落后的古代如此,航海技术发达的今世,亦如此。能与这两句相比的,是一千年后的顾炎武写的《海上》,其中有句“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写海上的情景,让人浮想联翩。

        我很高兴这本诗集里,不但有对于帝王、文人、武将临海出海的描绘,还收录了清代对于海民,对于采珠人生活的描绘,由此可见历代文学家对于海的关注是逐步深入的。比如清初施闰章的《海民篇》,描写了当时清政府“清海疆”政策,强迫海边人民迁徙内地,给沿海居民带来苦难的情景。“道傍乞食儿,海滨千金子”,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以至于人们想到的是“何如委白骨,东流葬海水”。还有梁佩兰的《采珠歌》,“大船采珠多顺风,小船采珠风打篷”,“人各执耙下海底,有珠无珠拼一死”,这样的诗句把采珠生活进行了近乎白描的描写,大有诗史的感觉。这样对于海民生活的观照,在当代海洋诗部分,也是比较少见的。像臧克家的《海滨杂诗》里面,“她和他/爸爸驾起渔船出海去了,留下了她一个把家门守望,凉棚下,手拿着一本识字课本,我知道她的心并不在书上。”这是对海边青年人生活心理的诗意描写,当然也算一种观照,或许这是现代诗的一个长处吧。

        在现代诗部分,只选了20多位诗人的作品,总体而言,都是文人面向大海时的感叹,形式上有人追求写实,有人追求朦胧,但角度的变换都比较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比较喜欢有不同角度的诗,如王蒙的《游》,写主角在海中游泳的感觉,《形》写游泳的心得。我喜欢田野的《海洋诗》,特别是其中的《晕船》,这是难得的描写水手海上风浪里生活的作品,晕船本没什么诗意,但晕船中还得坚持做事,却反映了人的责任与坚韧,也写出了水手的无奈。这一组诗里他还写到登陆异国的感受。这是别的作者所没有写的。

        纵观整本诗集,由冷教授率领的一批老师,花了近三年的时间与精力,选诗的范围与篇目也比较有特点。从诗里让人了解了中国近两千年来人们对于海的观念的发展变化,对于海洋的观照,从只有联想,与生活距离遥远,到与生活紧密相关。可以看到人们足迹的变化,从临海远观,到入海,到远航。视点的变化从岸到近海,到远海,再到异国他乡。令人感觉不足的是,尽管体例统一,但在诗评的写作方面,可以看出诗评人的水平参差,这里面有文学水平的原因,也有知识结构的原因。

        我写了一首诗,似可作为对该类诗的总结,诗曰:意出已三年,精心撰与编。从来临海叹,自古入山闲。拾贝沧冥侧,解读黄水边。开篇曹氏梦,结尾尚需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