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从美国舶来的“慕课”(“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一般简写为MOOCs)在国内被炒得火热,京沪等地多所知名高校高调宣布加快推进“慕课”建设,成立“慕课”开发部门,推出自己学校的品牌“慕课”,生怕自己落在了后面。报刊之上,对“慕课”的赞美之辞也不断加码,“新的教育变革”、“狼来了”的惊呼声不断。可以说,“慕课”热正在中国上演着。
不可否认,“慕课”一经推出就受到学习者的追捧,这说明“慕课”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或者说它具有开创性的时代意义。在笔者看来,“慕课”最大的时代意义就是它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性,使得人人都具有了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和条件,这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化、民主化、平民化的过程,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表现。
可是,“慕课”真的就完美无缺吗?
“慕课”最大的问题就是其传授的知识碎片化。笔者忝为一名教师,学习过中外名家的一些“慕课”,发现这些“慕课”都很强调生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一句话,“慕课”比较有趣。然而这种有趣却是“慕课”的致命问题所在。为了追求授课形式上的“引人入胜”和“人性化”,“慕课”不得不在教学形式和技巧上下足功夫,这本来是好事,但不幸的是,“慕课”把本应一气呵成的深刻讲解,硬生生地切割在碎片化的小时间段里,知识与思想的传授失去了连贯性、逻辑性和深刻性。
此外,又因为“慕课”的开放性,因此它的选课者受教育程度差别非常大。为了迎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授课者被迫对艰深问题和深刻理论进行庸俗化、表面化、肤浅化解释的情况比比皆是。“慕课”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其实也是一厢情愿的。试想,老师能为数百甚至上万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作业批改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慕课”能做到的,无非是试图穷尽一切可能的问题与答案,然后菜单式地提供给学习者。在缺乏约束机制的条件下,这样做的后果必然由一开始选“慕课”时的热热闹闹变为最后门可罗雀的景象。据美国学者的一项调查研究,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慕课”学习者少之又少:“‘慕课’的退课率达到90%。在这些修完课的10%学生当中,你也无法确认有多少人自己独立完成了每项作业。”难怪一名资深教授这样评价:“慕课”更像是表演,而不是教学。
在国内,有学者极力推崇“慕课”,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方向,中国若不迎头赶上,后果将很严重。笔者支持适度发展“慕课”,但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思考基于网络技术的“慕课”与现实课堂教学、校园教育的关系。“慕课”能否取代现实校园的面授教学?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的作用应该是全方位的,是一个耳濡目染、慢慢积累、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越是高端的教育,个性化的言传身教和实际参与越重要。就此而言,“慕课”虽然便捷了人们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和方式,但“慕课”绝对不能成为人们拒绝现实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的理由,因为人不是无血的机器,人接受教育而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是接受“熏陶”、不断“醒悟”的过程,是一个健全人格不断养成的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养成,而这一点恰恰是“慕课”的缺陷所在。
前几年,在网络检索技术迅猛发展的时候,有学者语出惊人:在未来的社会,检索将取代教育。然而,历经时间老人的洗礼,人们在头脑冷静之后发现,这种惊人之语只不过是一种近乎广告语的夸张说法而已。其实,在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很多世界著名高校高调发布门次不多的“慕课”,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宣传的策略呢,谁不愿意做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广告宣传?在笔者看来,正如检索不可能取代教育一样,“慕课”也不可能取代现实校园的面授教学。
在技术无孔不入的现时代,现代人要警惕对网络技术的依赖与崇拜,不能天真地认为网络技术总是好的,能够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就教育而言,技术依赖与崇拜的最大影响就在于存在这种思想的人们过分迷信、迷恋技术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这种技术至上论的结果就是让教育内容变得肤浅,让教育本身快餐化、程序化。因此,笔者认为,恰当的技术运用,可以让教育插上思想飞翔的翅膀;而过度的技术介入,则是教育的灾难。
在摒弃技术依赖与技术崇拜的思路下,我们可以对“慕课”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基于网络技术的“慕课”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适度发展精品“慕课”,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对现实教育教学既是有益的补充,也是一种促进;但如果把“慕课”的意义无限拔高,把“慕课”描绘成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甚至幻想用“慕课”取代现实教育教学,进而用这些美好的幻想影响教育决策,在“慕课”建设上开展“烧钱运动”,恐怕就是相当危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