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日下午,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九旬院士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在工作人员搀扶下走上讲台,他用35分钟时间作了题为《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报告。然而,就在吴老作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却趴在桌上大睡。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此事一经媒体曝光,引来各方热议。
作为教育学者,我们应当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这两年,因参与学院重点课程评估,我有机会连续听了多名教师的课。在这个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高等数学、运筹学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普遍比较集中。在一堂高数课上,可能是因为犯困,不时有学生主动站起来听课,最多的时候四五名同学站在那里,场面蔚为“壮观”。这种现象,在文科的课堂上并不多见。相反,“睡倒一大片”的景象倒是很“亲切”。两相比较,不能不让我们思考,这是为什么?两者的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同时,又进一步引发我对一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进行思考:学习动力究竟从哪里来?或者说,学习的动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活动分解开来,无非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些要素构成。所以,分析影响课堂讲授效果的因素,也要从这些要素入手。
教学以课程的形式出现,作为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课程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前面所说的例子,课程本身不好懂,所以逼着学生必须认真上课,认真听课;另一种情况是,课程本身很吸引人,例如语文课、艺术赏析类课程,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情况下,课就比较好讲。反之,如果课本身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课也就比较难讲。但是,课程的性质只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方面因素,语文课、艺术赏析类课程如果没有好老师来讲,也可能“味如嚼蜡”。而一些貌似枯燥的课程,有的教师却能讲得很精彩,令人叹为观止。所以,用管理学当中著名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课程的难易程度和性质仅仅是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保健因素”:因为具备“课程性质”这一有利条件,只能避免学生“不满意”,却不足以让学生“满意”。
那么,除了教学内容(课程)这一“保健因素”之外,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就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主要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和教学方法可以作为一个因素考虑。教师的基本素质有个体差异,这一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众所周知。大到教师的亲和力、个人魅力、组织能力,小到情绪控制、讲课节奏乃至口才、板书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有人在文章中这样描写叶嘉莹先生讲课的情形:
“她写在黑板上的字就是书法,行云流水,深得王右军之潇洒风神而有苏轼的从容沉着。她从来没有讲稿,要讲的所有诗词都烂熟于心,脱口而出毫无滞碍。这一切好像都体现着诗的生命的自由流畅。”(单正平:《她从不坐着讲课》,《中华读书报》2004年6月15日)
笔者无缘亲承叶先生教泽,但是通过文章描述,仿佛能亲身感受到叶先生讲课时的艺术感染力,可见人的因素的重要性。
教师具备了基本的教学素质,再加上认真的态度,充分的准备,要把一节课讲得“差不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和教学方法的一面,说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我这里想要提出的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这个因素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以为教育效果不好,主要责任在教师,并不关学生的事情。殊不知学生才是教育的落脚点,教学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他们身上。2007年,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曾经曝出轰动一时的“辱师门”,七十多岁的地理老师孙辛卯在上课时被学生捉弄、欺辱,社会一片哗然。当央视“社会记录”栏目记者采访北京镜海艺术职业学校校长方俊时,他一方面承认这种事情的出现“不应该”,一方面也指出,这种事情的出现“并不觉得突然”。因为就读于这类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被挑选了好几轮了”,“他们的自尊心已经被打击得差不多了”。所以,方校长对“辱师门”的出现并不感到意外。
也许高校的教师都有这种感受:你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也花了十二分的力气去讲,自认为还“过得去”。可是,却发现仍有学生没有注意听讲,仍然在下面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者为“考研”奋战,这时候你将有何感想?我想说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主动性当然是靠老师来激发的,但是,过去我们过于强调教师这一因素了,忽视了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调节。教学,教学,有教有学,是一种双边活动,但现在却单纯强调教——学生不学习,社会常常把责任推给教师,这似乎不公平。某种意义上,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学”,本应成为教学的主要方面,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教”,本来是辅助性的,实践中却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似乎教学出了问题,单挑老师的毛病,而不去考虑学生的问题。结果,问题的实质往往就被掩盖了。
这里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人这样回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讲课的情形:
“他讲课只是平铺直叙,但是听者并不感到枯燥,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讲,既没有人窃窃私语,也没有人传纸条。”(许世瑛:《敬悼陈寅恪老师》,《传记文学》“陈寅恪先生逝世纪念特辑”第094号,1970年3月)
陈寅恪先生当然是一位学问大家。但他的课堂也说明,学生主动要去学习,并不在乎讲授者“平铺直叙”,也并不觉得“枯燥”。反之,如果学生并不想听,心不在焉,哪怕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他也会充耳不闻。
研究教育学的人都知道教育的 “内部规律”,也就是教育要受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状况的制约,并对人(教育对象)的发展起反作用。但是,这条规律在实践中一直被曲解,不顾“制约性”,片面强调“反作用”的一面,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走向了“教育万能论”。因此,评价教学效果或者教学质量,似乎也应当有“经”有“权”,考虑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到客观公允。
(本文作者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