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9月24日 星期三

    三方合作 文化立校

    陈翠敏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9月24日   22 版)
    《学校赢在文化》,马健生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32.00元

        《学校赢在文化》——翻开书一看,里面有那么多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学校、熟悉的事情。这不是一本纯理论的书,里面有一个一个的故事,读来非常亲切。在故事中有学者们的理性思考,对基础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学校文化起着统领的作用、规范的作用、激励的作用、熔炉的作用。”张东娇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在实践中得出结论:“赢在文化”,学校发展之路就在脚下。“三方合作是策略,文化立校是正道。”这里的三方合作是指大学、政府、学校合作。北京丰台、海淀、石景山等区县都与张教授的团队合作过。在合作中,形成了一批文化建设的样板校,造就了一批会办学、有思想的校长,促进了区县教育的大步发展。

        学校文化要作用于师生的灵魂深处,润物无声。首师大附属小学的“童心教育”、纪家庙小学的“花文化”,新发地小学的“向阳教育”,农科院附小的“生长教育”,丰台八小的“合和文化”,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改进的轨迹。学校文化是想和做的结合,学校文化要系统思考。以农科院附小为例,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安全无障碍”,在大学老师的参与下,把“生长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标签,校训是“新鲜生活每一天”。

        《学校赢在文化》一书中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学校文化的打造就是要形成一种凝聚学校成员的核心理念,并将这一核心理念体现在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中,同时辐射到教育教学活动、师生行为和学校管理之中,实现“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取效于行,固化于制”。

        我校所处北京东高地地区,比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里科技人才济济,有一大批富于社会责任感的航天科技人才,航天人奉献、拼搏、团结、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构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航天发展史、航天人物这些都可以成为我校开展航天精神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资源,这种优势是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校将“航天教育”作为提升自己的有力抓手,并着力发展这方面的特色,学校在整体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我们提炼出我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即航天活动本身具有的“探索性”。航天活动的“探索性”是我们思考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归宿。因此,我们提出“时空探索教育”理念。首先,“时空探索”这一概念揭示了航天活动的本质,对应了学校已有的“航天特色”,并具有把这种特色教育向非航天研究人员子弟普及的弹性空间;其次,“时空探索教育”中“探索”这一概念在“航天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且积极地顺应了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探索品质的基本趋势;再次,“时空探索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定位既基于学校独特的生源现状,又超越这种现状;既顺应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探索素质培养的历史潮流,又凸显学校对这种潮流的独特理解。

        经过不断地研究探讨,我们挖掘了“时空探索教育”的内涵是:时空探索教育是培养学生时空探索品质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张扬生命力的教育,是引导学生通过时空探索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命价值的未来时空探索者。“时空无限、探索无限”是师生的座右铭。实践中,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活动、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学校赢在文化》记录了大学学者在参与中小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所做,讲述了学校文化在实践中生发、提炼、升华的过程,反映了文化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学者对政府、高校、中小学三方合作模式的思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