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城”(City of Rocks)(有的译为“石头城”),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南部,靠近这个南宽北窄类似三角形的州图的底座,距州府博伊思大概两三个小时的车程。
中国和外国,都有类似的城名或地名,例如中国的南京,古时候就称石头城,美国怀俄明州西北角也有一座岩石泉城。然而,此“城”非彼“城”。这座“岩石城”,虽然人们给它起名叫“城”,其实,它不是一座人类社会的城市,而是国家设立的一个保护中心,一座自然景观,就像中国云南的石林。
“岩石城”的“城”区令人兴奋,面前全是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过,这里不是云南石林那样由林状、锥状、柱状、片状、塔状等等石灰岩体组合成的景观,而是遍地坚硬的花岗岩。第一印象,它们非“锥”、非“柱”、非“林”、非“片”,而是大都圆滚滚,厚墩墩,憨嘟嘟,像无数躺着的、坐着的、歪着的狗熊、河马、海狮、海象……若比作人,那就像做着各种动作、呈现各种姿态的日本大相扑运动员,或西方比赛搬运重物的大力士。从审美感受上说,它们不像石林那么妩媚、灵巧,没有状如撒尼族姑娘阿诗玛之柔,也不像桂林山水那么青翠欲滴,没有披满绿装的阳朔山石之秀;但它们亦如其他以石头著称的自然景观一样,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以自己千形百态的“丑”,让人们赏心悦目——它们“丑”得美,“丑”得可爱。
对它们,美国人有美国人自己的称呼,早就起出各种名字了:“宝藏石”、“大象石”、“洗浴石”、“练习石”、“登记石”,等等。有的着实令人费解——“练习石”:谁练习?到这里练习什么?“登记石”:是说石头像结婚登记的桌子,还是有人结婚跑到这里登记?
从名字看,中美的审美观念差异很大。
美国人的审美比较实——实在,实用,也许是受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我到美国的许多国家公园或保护中心游玩,总是感到他们的审美与科学结合得更紧,比如西奥多·罗斯福国家公园,坏土地,风洞、大峡谷、宰恩、拱公园……既可游览,又可进行科学考察,而且后者更为适宜。这些公园的介绍材料和导游词,也有意识地往科学上引导,而且还有实物展览,陈列着各种岩石、动物和植物的标本。中国的旅游风景区则不然,不说完全是让游客进行纯粹消遣和游玩,也偏重于此。譬如你到黄山,导游会指给你看,哪是猴子观海,哪是仙人指路,哪是仙女弹琴,哪是金鸡叫天门……很少有人讲解黄山地貌是怎么形成的、“飞来石”是怎么“飞来”的、“迎客松”何以长成这等姿态等等科学知识。
中国人审美偏于虚——虚幻、空灵。中国人总是以艺术的眼光而不是以科学眼光去看待自然,对于石头,尤其如此。数千年来,石头不但被审美化、艺术化了,而且人格化、人性化了。中国古人欣赏石头,形成一套精致的审美观念,赞赏它的“瘦、漏、透”,赞赏它的“丑”——愈丑愈美。中国古代还有一些“石痴”、“石癫”,他们爱石如命,敬石如宾,达到癫狂的地步;有时,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石头,不惜花掉万贯家产,历尽千难万险而购之。北宋的米芾(字元章)就是代表。他常常“拜石为兄”,至今流传他许多“拜石”的故事。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载:米芾担任无为这个地方的军官,刚到官邸,看见一块极为奇异的石头立在那里,非常惊喜,说:“这块石头足以让我祭拜。”当即命令手下取来官袍和笏板,穿戴整齐,对石头顶礼拜祭,边拜边喊“石丈”。好事者听到米芾拜石,四处谈论,朝廷亦传为笑谈。宋人费衮《梁溪漫志·卷六》记载米芾另一件拜石的故事:他做濡须太守的时候,听说河坝上有一块怪异的大石头,不知来自何处,被人们视为神异之物,谁也不敢挪动。米芾命令手下把这奇石搬回州郡,作为人们赏玩之一景。当这块大石头被搬运到府邸的时候,米芾见其状,万分惊异,立即命令下属设宴,跪拜于庭堂之下,说:“我欲见石兄已二十年矣。”
不知米芾们到了“岩石城”,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