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重新拥抱妥协的精神

    韩明睿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9月03日   10 版)
    《妥协的精神:为何治理需要它而竞选破坏它》,[美]艾米·戈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启蒙编译所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35.00元

        2013年11月21日,美国参议院以52票对48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四十年来对议事规则最大的修改。此前,联邦司法机构或行政部门数以千计的中、高级职位在参议院的提名程序中,需要60票方可终止辩论,所以在赞成票过半但未到五分之三时,少数派可以通过冗长发言来阻挠议事(filibuster)。此次规则变化将除联邦最高法院提名之外绝大多数事项终止辩论的门槛降到了50票。推动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近年来少数派使用“阻挠议事”战术的频率明显增加,大量赞成者事实上已达多数的提名和立法议程无法顺利推进。

        如果参议员们,尤其是那些有茶党背景的拒不妥协者,及其选区内的活跃支持者们,都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宾州大学校长和政治学教授艾米·戈特曼以及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丹尼斯·汤普森合著的《妥协的精神》,也许上面这一幕本不会出现。两位作者对1986年里根总统牵头的税制改革和奥巴马上台后的医改、债务上限争议作了比较。里根虽常以坚持原则的强硬形象示人,但其实那更多地是体现在国际事务上。在税改这样的国内事务中,他懂得何时、怎样作出让步以促成两党达成共识。而奥巴马主导医改时,两党为了坚持各自推进或阻碍议程的目的,放弃了一个个妥协的机会,使得医改法案与历史上多数里程碑式立法不同,在未获得跨党派支持的情况下,仅以几票之差勉强过关,并在此后几年中引发了共和党几十次撤销该法案的努力,甚至因其拨款问题造成了一次联邦政府关闭。

        两位作者分析说,不妥协的局面,首先是因为竞选的心态侵蚀日常治理所致。不妥协的理念在竞选中确是适宜的。战后初期,美国两党的政治主张几乎无法区分,选民在选择和追究执政责任时无所适从。美国政治科学协会1950年为此发布报告,建议两党向选民提供迥异而鲜明的政见。自70年代开始,两党立场逐渐分化,近年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共和党的右倾远比民主党的左倾严重。但没有必要怪罪于前者。正如奥巴马胜选时《新闻周刊》那篇经典封面报道所说,几十年来,美国都是一个保守派国家,否则难以解释,自1970年代起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美国人民只选出过两位民主党总统,执政时间合计尚不及共和党几位总统的一半。并且其中一位是虔信基督,开启去管制时代,任命鹰派联储主席的卡特。另一位是与“新政”自由派传统格格不入,高调宣称“大政府时代已经结束”,并身体力行在任内消灭财政赤字的克林顿。这样的背景下,民主党二十年来试图推行全民医保自然屡战屡败(甚至在奥巴马医保法案已成为正式法律的今天,民调也显示其反对者多于支持者)。2009年同时控制白宫和参众两院,终于让民主党人看到了推进改革的机会。也正因为是次选举的胜利,民主党人受竞选而非治理的理念影响,不再把以妥协来换取对方支持看作必要的策略。而新兴的茶党对共和党建制派的选举压力也使他们更倾向于坚持原则而非妥协。美国从而陷入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少有的政治僵局中。

        政治学家MattGrossmann等人研究发现,美国政治的一大惯例是,并不因某一议题被舆论热炒,就急速推动相关立法。多数法案是由政治精英在该议题远离舆论中心时从容地辩论和通过。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注意到,里根税改在两党达成共识前后,都不是竞选活动中的热点话题;反观医保改革,在近年来几次竞选中备受关注,此类情势下急于立法,难免引来舆论中面红耳赤的争议,及其伴随的不妥协的理念。

        竞选模式渗透进政治家的日常治理,原因之一是竞选捐款限额。既然每位捐款者在每次选举周期中捐给特定候选人的金额上限只有区区几千美元,那么,就如两位作者正确地指出的,这“迫使候选人花更多时间去争取更多的捐助者”。同时,虽然本书没有提到,但根据政治学家 SeanKelly等的研究,对俗称“猪肉桶”的政治性直接拨款的禁令,也使议员们丧失了妥协的一大动力。我们再一次看到,看似意愿良好的管制,造成了恶劣的非意图后果。

        给定制度短期内无法调整,该怎样促成更多的妥协?书中给出了不少建议。比如,政治家们不应动辄怀疑对方的诚意,自始至终不抱信任。并且,商议国事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双方的共同点。毕竟,共同点可遇不可求。更现实的做法是,即便立场毫无交叉,也各退一步,满足于妥协的结果胜于现状,而不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

        媒体也可以做得更好。它们不应将政治家们的动机一概解读为自利。如此渲染,不符合美国的现实——在民主制度下,政治家们的动机是混合的,和大部分人一样——对公民和政治家们所处的政治氛围也没有建设性作用,不利于国家治理。

        本书原版于2012年出版,政治哲学大师沃尔泽称赞其“无比及时”。本文已经提到过,其后美国的政治极化与国会僵局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近二十年来的首次联邦政府关闭。议员们显然接受了教训。2013年底,参众两院终于通过了五年来首份正式预算案。也许,美国的政治家们真的要开始重新拥抱妥协的精神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