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8月27日 星期三

    与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的书缘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8月27日   18 版)

        史学大家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一部力作《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的信息进入中央编译出版社编辑侯天保的视野,是通过《中华读书报》。在侯天保的印象中,读书报记者康慨采写的《霍布斯鲍姆出版马克思主义史论集》,比利特尔&布朗出版公司出版霍氏的这部英文版只晚了六天,这是当时国内最早、较大篇幅报道霍氏这部新作的。

        随后,侯天保查找和收集了更详细的英文版资料,坚定了“引进来”的打算。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博达版权代理公司取得联系,接下来的版权沟通比较顺利,除了中间有次报价提升外,没有出现预想中兄弟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局面。这是侯天保入行六年多来,唯一一次从《中华读书报》国际版这个窗口成功签下来的选题。

        侯天保说,之所以当自己第一眼看到霍氏这部作品的英文书名“How to Change the World: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时,就马上产生购买版权的冲动和热情,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编译社的主管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应地,中央编译出版社建社以来,先后出版过《马克思<资本论>传》、读《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后经典文丛”等国内外知名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的代表作,它们构成了编译出版社立社的一大重要产品板块;其次,霍布斯鲍姆享誉全球、著作等身,是广受尊敬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的名字对于国内读者已并不陌生,很多兄弟出版社先后出版过霍氏的其他作品,影响颇大;再次,本书目录编排新颖,两大部分自成体系又内在联结,完整再现了马克思主义13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中有绝大部分的内容是首次在英语世界发表,更突显了本书的文献典藏价值。从一开始,侯天保便给这本书贴上了“主旋律”的标签,他认为,对于当下中国,这部书非常适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和各级宣传口的党政机关干部,它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补充阅读文献、领导干部培训的参考教材乃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度借鉴材料。

        在引进、翻译、编辑、装帧、印制等推进本书出版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让侯天保无限感慨和难以释怀的事发生。

        装帧精美、质量上乘的《如何改变世界》摆在面前,侯天保有太多的感慨:我们身处一个追求越来越快节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出版业界:当一本引进书的封面上译者署名的人数越来越多、“等译”字样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当一本外版书的翻译在双签合同时留给译者的时间一再地被挤压和缩短;当协同翻译的平台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引进书的出版中来;当国内编辑同仁运作的中外文语种图书同步出版发行的案例越来越多;当兄弟出版社之间越来越只觊觎对方看家书的版权到期、恶性竞争和简单重印;当编译共同体的大多数成员迫于码洋、利润和绩效考核的数字压力潜移默化中越来越置时间指标于质量指标之上……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反思下,适当地慢下来,尽力心平气和,不再火急火燎,给译者尽可能宽松的时间周期、让独译的翻译图书尽可能多地培育起来、使第一次译出的引进图书尽可能多地涌现出来、在精挑细选的图书上尽可能也深耕细作……侯天保说,维护好引进图书的出版生态圈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霍布斯鲍姆的《如何改变世界》,是慢出版的典型个案,由一人独译完成、第一次在中文世界译出,出版周期“漫长”了些,但是他们真正做到了对得起译者、读者乃至天堂的霍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