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古文唐诗、民间文学、希腊神话启蒙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6月04日   10 版)

        成中英:当代著名中国哲学家,《中国哲学季刊》的创始人与总主编,国际中国哲学会的创会会长。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执教半世纪。

        我成长于抗战时期,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躲日本的飞机警报,看到日本人滥杀无辜。我2岁时住在重庆嘉陵江上游的乡下,5岁时母亲在家里教我小学课业。后来到岐山庙去读小学,不记得那时候有什么样的课本,只记得老师教我们要爱父母、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

        进入中学,父亲教我一些古文和唐诗,读了《古文观止》的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11岁时,我回到南京,小学没毕业就跳班考进南京的第六中学。五年级时喜欢看一些古代的历史小说,读了一些成语故事以及《三侠五义》一类的小说。我觉得小孩读书可能都是以故事导向的,喜欢读这类民间文学。另外,还有些成语故事,对一般的成语像《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有了生动的认识。

        记得小时候也读过《三字经》和《幼学琼林》,印象很深刻,从中知道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一个人要有志气,“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我认为这两本民间流行的书很有价值,语句押韵,很有形象感,能够扩大想象力。初中时开始看传统的武侠小说之外,还开始读《希腊神话》,引发了我对天文的兴趣。

        这些书,对我产生了两个导向。一些书让我对中国文学和历史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导向我对文学的兴趣。另外一些书导向我对现代科学、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的兴趣。后来读高中时我看到南京出版的一本张澐的《天文学》,是最早的天文学图书。随后我看到了爱因斯坦最简单的相对论介绍,深入浅出,甚为生动。当时还把它翻译出来了一部分。

        少时阅读对我的影响就是让我走进哲学的世界,因为我想把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的认识、人文的认识结合起来。我父亲是个古典文学家,他非常重视人文教育。高中时我开始看到易学的图像,引发我对易学很深的兴趣。

        我想,现在的青少年应该通过阅读,对自然世界和宇宙有一种深刻的认识,产生科学的兴趣,再就是以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探究人生的真理和中国文化的真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