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

    一路书香陪伴

    王新亮(江苏省)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28日   14 版)

        我的家里到处是书。柜里、桌上、床头。为此,老婆常常是一边把它们集合起来码齐了,一边叨咕。每每我总是开玩笑:“那才算是个书香门第I“哼!”我听出她的鼻音里略带知情者对眼前的吹嘘的轻蔑。是的,我不是生在书香门第,但一路有书香陪伴总归是件美事。

        我从没听家里人说过我一岁时抓周的情形。大概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家里条件不允许:大人整天去队里忙工分,没精力;屋子里一贫如洗,没能力。还谈弄什么书呀、算盘呀、刀剑呀、稻草的来预测我的未来呢。物质第一,精神第二,这是硬道理。

        上学后,略识之无。一日从祖父床后的木箱里翻出了几本颜色泛黄、书角卷翘、没头没尾的书。看了几行,如坠五里云雾。拿去问祖父。他可是我家的“老板”,老板着脸。这次却笑道:“你这样看一百年也看不到个名堂。要竖着看I”噢,原来是竖排版的,又是繁体字!虽没看懂,嗅着那淡雅而久远的书香,我心生遐想:我会看懂的。

        上学,放学,做农活,时光像飞鸟。整个小学中学阶段,除了课本,几乎没有阅读其他的书。但那没能继续下去的阅读我记忆犹新。上高一了,开始住校。有一次回家,看到桌上有一本《白发魔女传》,梁羽生的。书中一页纸折角露在外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星期天晚上带到学校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下一个周末回家的时候又悄没声儿地放到原处。吃晚饭时,爷爷就讲起“剑谱惹奇灾风波叠起掌门承重托误会横生”这一章的情节,我忍不住插了几句。爷爷马上就把那“老板脸”拉得更长了。呷了口酒说:“你怎么能看这种书?年纪轻轻地,多看有用的!”没说其他,但从此我就与这类“无用的书”冷落了,因此,现在每当有人谈到武打类的书我只有洗耳恭听了。

        也许是读“有用的书”比较刻苦罢,1988年我考进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在这里的四年,性格内向的我除了上课听老师们滔滔不绝,就是泡图书馆看书借书,或逛书店翻书淘书。在这书香四溢的文化古城不沾上点书卷味算什么事呢?简单的想法,朴素的冲动,什么书都看。虽偶尔有躲进被窝看《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情节,更多的是照教授们开的书目打折扣地看过去。好在还有点收获:毕业纪念册上有同学戏称我“书虫”;带回家的行李,真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连仅有的一条破棉胎也被我扔了,为此母亲叹惋了好一阵子。刚从地里回来的二婶打开那装书的袋子一看,就笑话我:“带回来的宝贝!一股霉味!”可她不知道,在我心里,这味,甜美又温馨。虽然,有的书到现在我还没有全本看过。

        背回来的书是沉甸甸的,我的头脑中仍是一片虚空。

        开始工作了,成立家庭了,事情多起来了,读书的时间少了!完全机械地,像陀螺般,被时间的鞭子抽得团团转。看上去挺忙,心中总觉得慌。常常,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想:我拿什么奉献给远方?

        要充电,要造血。要和伟人对话,向他们睿智的思想借光。

        重读杜威、陶行知、魏书生,才知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教书育人,任重道远。阅读《水浒》《三国》,阅读《浮士德》《百年孤独》,阅读《红楼梦》《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内心的深处屡屡如那风吹湖面,波澜起伏。

        阅读《庄子》《沉思录》《里尔克诗选》《快乐在心里》,浮躁的内心得到了澄清,昏沉的大脑收获了冷静。我思故我在,“我是谁?我将到哪里去?”常在我脑际徘徊。

        过去的已成浮云,将来可以期待:每一个早晨醒来,我知足,今天有书香盈怀;每一个夜晚睡前,我惬意,手握书卷,看几页,睡得更香;每一个梦中,柜里、桌上、床头,书香阵阵,伴我到天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