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2月05日 星期三

    新书面对面

    《幸存者》与帕拉尼克

    王振华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2月05日   11 版)
    《幸存者》,[美]恰克·帕拉尼克著,赖盈先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28.00元

        近几年来,美国作家恰克·帕拉尼克的小说被陆续引进出版,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离奇的故事情节受到读者的关注。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帕拉尼克的成名作《搏击俱乐部》(作者名译为查克·帕拉纽克);2011年,吉林出版集团出版其令读者“肠子打结胫骨错位魂飞魄散”的《肠子》。译林出版社在2012年4月出版其“跨越性别疆界”的小说《隐性怪物》以后,最近再推一本:《幸存者》。

        《幸存者》是恰克·帕拉尼克的第四本小说,原文出版于1999年。故事主人公谭德·布兰森出生于与世隔绝的信徒共同体。长大后,他按教义规定离开信徒共同体进入“外面的世界”,成为一名侍奉者,并因此错过了教会的集体自杀行动。根据教会的要求,所有错过集体自杀的一千多名幸存者都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以获得救赎。十年后,当年集体自杀事件的幸存者所剩无几,仅剩的六人也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终,在“信徒被谋杀”的疑云之下,谭德·布兰森成了最后一位幸存者,备受媒体关注。为了开始他认为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劫持了一架波音747-400客机。在燃料即将耗尽的飞机驾驶舱中,他对着黑匣子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全书故事情节古怪离奇,令人咂舌。

        恰克·帕拉尼克1962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帕斯科,一家人生活在一辆房车里。14岁时,他父母分居,随后离婚。他和另外三个姊妹常被丢到他们的外婆家,住在那里的牧场里。他祖父是1907年从加拿大移民来到美国的。有一天,他祖父谋杀了他祖母,原本还想将当时才四岁的他的父亲裴德列一起杀掉,但他躲在床底逃过一劫。他祖父随后对着自己的头部开枪自杀。50多年后,他父亲在经历了三次结婚、三次离婚后,结识了一个叫唐娜的女人。唐娜的前夫因对妻子性虐待坐了牢。获得假释后,他跟踪裴德列和唐娜,在他们过夜后开车离开之时开枪将他们打死,然后将尸体拖回他们一起过夜的小屋焚毁。

        恰克·帕拉尼克二十多岁时在大学主修新闻专业,其间,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公司位于俄勒冈尤金的雷恩社区大学的广播站做过实习生。后来他去了波特兰。在那里,他一度给一家地方报纸写写东西,接着开始在福莱纳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当机修工,这份工作一直做到他写作生涯有了起色为止。他给公司写过卡车修理手册,还当过一段时间的记者。1988年,他辞去记者工作,去流浪者收容所做志愿者,后又志愿去了一家晚期病人护理所。他对一位病患产生了爱恋,后因该病患的去世而离开护理所。他还是叛逆的“不和谐协会”的会员,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包括在波特兰搞的疯狂圣诞等。该协会由达达主义变化而来,没有严密的组织,常常干扰正常的文化活动,被有些人视为文化恐怖分子。

        帕拉尼克非同寻常的家庭背景以及他个人丰富而神奇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写作无疑具有较深的影响,有些还是某些创作灵感的直接来源。而对他写作风格影响较大的当数美国作家汤姆·斯潘鲍尔,尤其是他简约主义的写作理念。1991年至1996年帕拉尼克师从斯潘鲍尔学习写作。在斯潘鲍尔举办的写作讲习班上,他学到了简约主义写作手法。斯潘鲍尔当时教学所用的第一篇故事是斯潘鲍尔从《季刊》上影印下来的艾米·亨佩尔的《收获》。《季刊》的主编戈登·利什实际上是美国文学简约主义的开创者,传说中,就是他通过大幅删除卡佛的作品内容帮助他形成了简约主义风格。同样,也正是他将简约主义写作手法教给了斯潘鲍尔和亨佩尔。帕拉尼克算是得到了真传;事实上,他称得上是斯潘鲍尔最著名的学生。

        在《幸存者》中,读者可以看到简约主义写作手法的一些鲜明特色。翻开小说,满页都是简短的句子和由单个句子组成的段落。主人公谭德·布兰森对着黑匣子娓娓道来,点点滴滴的故事情节,迂回往返,逐步呈现。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故事碎片组合起来却超过了各部分相加的总和,同时,简单的文字、简洁的叙述显示了出乎意料的表现力。在轻松的阅读中,读者不知不觉走进主人公的世界,在那些恐怖、刺激的情节和黑色幽默的作用下,产生所谓“深入肺腑的生理反应”。简约主义认为,小说应该是一部交响乐,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应将主旋律丢掉。所有的人物和场景,看起来各不相同的东西,都应该表现故事主题的一个方面。在《幸存者》中,贯穿始终的是个人意志、个体身份的严重扭曲。故事的寓意也许取决于读者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历,而帕拉尼克本人对该小说主题的表达则不是每位读者都会联想得到的:《幸存者》其实是针对我们的教育体制的。这种教育体制下,孩子们似乎要被教育成某台大型机器上的最佳部件;他们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教育,以使他们能够闯出自己的事业、开创自己的生活;他们好像只是被教育成好的雇员,只是去适应。当然,小说的主题在故事中是不可能直接表达出来的,因为简约主义不允许抽象,也不作评判性的表述。作者所做的只是展开所有细节,让它们在读者心中重新组装起来。简约主义排斥形容词和副词,倾向于多用名词和动词。除此以外,帕拉尼克写作《幸存者》使用了有限的词汇、大量采用简短的语句并时常来回重复同样的语句和句式,模仿一般人在叙述故事时的讲话方式。总之,小说所采用的简约主义手法简洁却不简单,简洁的表面下蕴藏着深刻的含义,简洁的背后凝聚着作者许多的心血。

        关于恰克·帕拉尼克的小说还有不少奇闻趣事。限于篇幅,这里仅略提一二。据报道,在他当众朗读自己的小说时,竟有数十人当场晕倒。他的小说常被称为“恐怖小说”或“变态小说”,但他自己对此并不认可。在他看来,他所有的小说都有关孤独,有关一个人如何想方设法与世界发生联系,只是他找到的方法非常不美国梦,而是由愤怒、失望和怨恨组成的。戈登·利什上写作课时,常引用他的好友辛西娅·奥齐克的话:“伟大的作品是从放肆、不平衡和疯狂中获得成功的。”笔者猜想,这应该也是帕拉尼克在写作中默默追求的。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小说一直受到电影公司的青睐。在同名电影《搏击俱乐部》获得成功以后,《幸存者》的电影改编权也于2001年初售出,然而由于受同年发生的9·11事件的影响,这部电影的改编拍摄计划被暂时搁置。制片商担心,小说中有关劫持民航飞机并最终使其坠毁的情节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会引起太多非议。2004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重新启动《幸存者》的电影改编计划。据帕拉尼克本人说,全套人马与《地狱神探》的制作班子一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