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由一位母亲贯穿的画卷

    王小妮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1月14日   11 版)
    《我的母亲》,盛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28.00元

        《我的母亲》可以当历史看,可以当家书看,也可以当故事看。所有的生生灭灭,都由无色的封面上那严谨笃定的老妇人一个人物贯穿,从乡土传说到宗族家庭,我所读到的关于母亲的文字,这一本是被赋予了最大张力的。

        偶然在等火车的间隙里看到这本书,起初只是被封面上老妇人的面孔吸引过去:暗黑的脸,白的头发,很定的眼神,买了准备闲看,没想是本超出预想的好书。现在书常常是印得精美,营销花样多,真正好看耐读又有张力的实在不多。

        这是一本沉郁带点激愤的挽歌。

        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位作者,收在书前的写在1933年的中文版作者引言中,他说:“在我们中国现在失去南针的时代,《我的母亲》这本书也许是不可忽视的。”也许这本书的写作在作者心里,是当作给得出方向的“南针”动笔的吧。由于作者留学法国的关系,《我的母亲》最开始面世是在法国,1928年出法文版,1935年才出了有修订过的中文版。现在看这些文字的珍贵之处,或者越往后才越可能被不断认识和重新审视,虽然时隔几十年,我们都相信书中的人事都不可能再现。

        《我的母亲》可以当历史看,可以当家书看,也可以当故事看。所有的生生灭灭,都由无色的封面上那严谨笃定的老妇人一个人物贯穿,从乡土传说到宗族家庭,我所读到的关于母亲的文字,这一本是被赋予了最大张力的。

        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那些随时能跃起发声的肖像们:

        “不务正业”的王府四姨婆婆出口就是《诗经》、《楚辞》、《离骚》,被臭虫咬得不能睡,还要念一段《庄子》,她的经常被嘲笑,并不是因为女流之辈不该近诗书,而是因为太穷,穷的人竟然还要口出诗文;

        上世纪30年代,广州颐养园一无名门丁,真人并没露面,他的全部痕迹只是留在黑板上的几个粉笔字:“电话,一旦,豁然贯通焉”;

        作者听母亲讲述童年裹脚之苦:“何苦这样的惨酷!有时我将这对足,放在我的双手之中”,整夜整日用“手哥哥”怜惜着“足妹妹”;

        在大家族中小心做着媳妇的母亲正嘀咕家事,会忽然止住,辨别着祖母经过的拐杖和脚步声,这时的母亲会提高音量故作大声说“你们要学好,要替祖争光”,殷勤问候并等祖母远去,才长缓一口气;

        作者祖父一生不断去科考,不是换取功名,他不断卖掉了“好文章”,几次中举,名次前三,居然全是换得上好的鸦片烟,把“鸦片与文章打成一片”,烟雾散去,四十岁就离开人世;

        作者祖母在辛亥年听说街上剪辫子,皇上将退位,气愤难平:“真正天翻地覆了!洋鬼子来吃人了,这都是光绪皇帝,吃了外国人的丸药,吃糊涂了,弄出来这么许多二道毛子”;

        作者的乳母万妈妈,目不识丁的老妇,送作者去读书,见教书的先生打孩子,义正言辞去同先生吵:“先生先生,请你来教人的,不是请你来打人的。”她老去,再做不动了,回了故乡,作者去看她时,她正睡在乡下的稻草堆里;

        还有因赎田纠纷,大年三十,一队娘子军住进作者家里无理闹事的相邻孙家人,母亲带着家人上公堂,一声威武,衙役两立,传人问话,很快宣布退堂,官司打赢了;

        全部这些距今都不算遥远的事情,现在听来都像听传奇,这些人这些事,都不可能再发生在我们身边,都是永将随着那个时代绝迹的奇人奇事了。

        而全书最后单独配了一章“青山训”,专录作者母亲生前常说的话语,一条条细读,都是最日常最通俗的,似乎就是刚刚在路边买菜时听人随口讲出来的。看来物是人非,最命长的还是口口相传的语言道义。

        过去人爱说“家事国事天下事”,《我的母亲》的另一独特,是把看来本不相干的事情从古到今一起讲述,从春秋时代的楚国写起,有传说,有英雄,有烈女,有乡俗,有节令,有清晰可循的家族史,所有这些,只看表面,和母亲这个人物似乎有脱节,比如二十四节气,作者详细地一一列举,让人发现中国百姓曾经是怎样讲究生活的品质和细节,而我很愿意把它们都理解成和一位母亲不可分的部分,所有的这些都自然地源于久远不息的乡土人脉和具体的实行操作者,伴着花开叶落,人去人出,世事流转,不知所踪。

        作者母亲经历的年代(1871-1931)正是朝代更替社会动荡的年代,历史教科书中一条条刻板的大事件,在这本书里有个人角度的描述,鲜活而生动,很像和一个讲述者对面而坐,听闻他口述历史,很有现场感。

        还得说到语言,目前这个1935年的中文版本通篇使用的现代汉语,但七十几年前的文字中潜藏着的典雅含蓄的张力,已经很难在今天通行的文字中找寻到,后者很难包藏得住写作者心里绵长的悲切和哀叹了。

        最后,不能不说这本书里我不喜欢的部分,书前书后附加了很多的名人推荐,像件过度包装的商品,假如没有这些附加,也许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会更干净和更纯粹,更亲切和更入心。以一个老妇人的角度去串连评说大历史和其中人物,本来,具体亲近带有充沛的情感,应该是作者的写作本意,这样的文字本是不需要拉些名人来撑面子的,这个队列很长法国人从文人瓦雷利到总统密特朗到希拉克,中国人从齐白石到章太炎到刘海粟,前呼后拥太多了,细看推荐语的感觉是,外人多隔阂,国人多玄乎,都不是在谈论赞赏这书本身,反复叠加的造势,依我看不一定增辉,或者只是减色,甚至不如书中那个只用几十字写出来的深夜送电报的人,提玻璃灯笼,手持信封,立于灯下,给人印象深刻。

        真切地写一本书,干净地出一本书,应该就是最美好最有价值的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