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金故居整修后首度对外开放时,这位现当代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的名字,再度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我曾见过先生一面,那是在先生101岁寿辰时,我和副主编徐春萍捧着花篮代表《文学报》向先生祝寿!遗憾的是,其时先生的心脏仍在跳动,却已经无法进食,只能完全靠输液延续生命。更不用说与来访者对话和交流了。我们只能在华东医院的病房外,隔窗一睹先生慈善安详的面容……
先生的作品读过很多,但在我还是一个不入门文艺青年时,他的作品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根据他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这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影响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人。那是70年代,我高中刚毕业,正在参加县文化馆举办文艺创作培训班。我的同班学友董志翘说,这部电影他连看了七遍,几乎百看不厌。这当然跟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有关,因为当时的电影,除了“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几乎可看的就很少。但《英雄儿女》确实拍得好,每看一遍都能让人热血喷张、夜不能寐。
都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的,但在当时却看不到它的文学母本。现在知道,巴金“文革”受迫害,作品遭禁,在当时书店里是买不到巴金的书的。不知为什么,这几天我突然想看看一直未有机会读到的巴金的《团圆》,就请巴金文学馆副馆长周立民先生发来一份《团圆》的电子文本。这篇小说收在巴金全集第11卷中。
为什么会突然萌发这一想法?因为不断听到有关部门呼吁,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但却罕有激荡人心的佳作问世,原因究竟是什么?《英雄儿女》(以及它的文学母本《团圆》),无疑是“主旋律”的成功之作,它对我们今天的“主旋律”作品创作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吗?
且让我们看看巴金先生是如何“主旋律”的?
看了小说,我发现这是一部文笔非常质朴的作品,质朴得如同一篇非虚构的新闻作品。先生实实在在地描述在朝鲜战场的所见所闻、切身感受,没有任何给人雕琢的痕迹。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大概是这部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品中的情感力量:一对战争年代失散多年的父女在朝鲜战场传奇般地团圆,同时王芳的养父也在朝鲜战场与失散多年的养女的生父、老朋友重逢,这样一个真实而传奇的故事,化为电影视觉形象后,产生了撼人心魄的感染力……
《团圆》不是巴金的重要作品,更不是最好的。可以说在他的作品中甚至属于一篇“应景”之作。就是这样一篇即时反映时代生活的“应景”之作,却产生了排山倒海般激荡人心的力量!今天的作家,谁能写出让人连看七遍也不生厌的“主旋律”作品?
我想,无论是搞“主旋律”,还是搞“多样化”,都得遵循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否则,硬造出的作品,就只能通过组织观摩了。
那位连看七遍《英雄儿女》仍觉未过瘾的文艺青年董志翘先生,后来考上苏州大学中文系,现在是南京师范大学成就卓著的研究古典文学的资深教授。不知巴金的这部小说以及以此改编的电影,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