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文学杂志需要更加开放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1月16日   08 版)

        当看到众多媒体对《三体》三部曲的作者刘慈欣的专访时,我非常吃惊于在山西竟然能出现一个因写科幻小说而获得大声誉的人,而在阅读这套小说的过程中,又逐渐提升了对这位老乡的钦佩之感,三本书未及读完,就已认同了各媒体对于作者的盛赞。

        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大作?多少年来,中国文学界始终对诺贝尔奖耿耿于怀,其实一直纠结的就是这个问题。大家都不服——难道有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中国竟没有一部你们看得上眼的小说?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确定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不能不说,这个奖受着译介不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因而它只不过是我们观察和了解世界文学的众多窗口中的一个小窗口,然而,更需要看清的一点是,在现当代文学的范畴里,我们具有世界品质的作品并不缺乏,只是它们并不局限于主流的严肃文学或现实题材的文学。比如科幻,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它只能称为一种“圈子文学”,可是,在这个小“圈子”里,已经出现了像《三体》这样一部具有世界文学品质的作品,而这部作品,和他的作者,看上去并未真正进入主流的文学视界。

        在我看来,《三体》既是“科幻”,也是“文学”,它的文学品质不应为其“科幻”的表现形式所遮蔽。就像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只不过是与读者见面的方式不同一样,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的区别也只是对世界发表看法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并没有先天性的高下之分,而是可以殊途同归的。在《三体》三部曲中,既有广阔而夺目的对宇宙与人类未来的科学幻想,也包裹着深入的哲学思辨与对人的命运的现世考察。宏大的叙事结构,精巧的故事推演,恰当的人物设置,基于物理定律和逻辑思维的发散思考,以及对于道德与价值的不断反思和扣问,使其兼具了“科幻”与“文学”的双重品质,可以不为主流所轻视。好作品的共性,不在于它们现不现实,因为最大的“现实”是观念和情感的现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具体问题,但永恒的却是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态度与表现,方法与情感,在这一点上,更多的表现方式,不但不会使我们的头脑脱离现实,反而会给予我们以更多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

        2010年底,作为山西阳泉娘子关电厂计算机工程师的刘慈欣获得了2007-2009年度“赵树理文学奖”的儿童文学奖。说实在的,刘慈欣的作品,没有一部是写给儿童看的,其获奖作品《超新星纪元》参评长篇小说奖才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限于评奖规则,刘慈欣的作品不能进入恰当的评奖单元,但这样的评奖结果,也表现出了山西这样一个乡土文学大省包容更多类型的作品的努力。基于此,我们是否可以设想,开放更多的主流文学杂志和文学奖项,吸纳多种类型的小说作品,在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同时,发现更多高品质的非主流文学作品?

        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不知是否出于译介过滤的原因,国外的类型小说文学性普遍较高,或许,在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到国内的类型小说上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惊喜。

        北京市东城区  李晓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