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期《书法》又到了,迫不及待地展开赏读。首先看“卷首语”。“据说我们的老朋友《中国书法》杂志要改版为每期售价48元”,一下子就扑入了眼帘。我蒙了,半天缓不过神。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本能地为自己的猜想找证据。看到后面有“听到这个消息”的表述,我就想,胡一刀传海先生可能在造波澜、酿趣味,文似看山不喜平嘛。这符合胡一刀辛辣、幽默、透辟,而又舒卷自如的一贯文风。因为他说“这个消息”是“听到”的。这样一想,心里朗畅多了。
可是,我的自作聪明,没几分钟就被击得稀碎。后面《中国书法》堂而皇之打出的征订广告,白纸黑字就是这么写的。并讲到在增加版面的同时,把“彩页由48页增至144页”。我诧异,我气恼,我纠结,我不能自已地来了一句国骂。
《中国书法》的受众是书法工作者、书法专业人士和更为广泛的书法爱好者。我不知道《中国书法》每年征订者有多少人,但我知道在喜爱书法的人群中,能靠书法养家糊口的人毕竟就塔尖上那几个人,能靠书法过上富足日子的更是少之又少。前几天,我听一位已80高龄的在当地颇有声望的老书法家慨叹:“要靠书法挣钱,很难。很多搞书法的都穷。”我身边一些书法人,有不少日子过得就很拮据。他们就是靠对书法的那份真诚,那份炽热,那份纯粹,在书法中沉浸徜徉。胡一刀在扩大版面后的《书法》2004年第一期卷首语中说的一句话,着实让人感动。他说:“我们承担了经济损失,使读者能花相同的钱订到一本更精美的杂志。”不少书法爱好者所买的资料、所订的《中国书法》之类的报刊,都是用从牙缝里挤下来的钱买的。一期48元,全年576元,这太让人惊悚了。
可问题是,有这个必要吗?是不是8000名中国书协会员、8万名各省市书协会员、80万名全国各县市区书协会员(且不说大约有800万名的广大书法爱好者),其中的多数人都感到《中国书法》薄了、寒酸了,已到了不能承载高质量的繁富内容的时候了?绝对不是。我忖度《中国书法》出炉这般大举措的原因约略有三。一是认为自己是老大,有尊贵的身份,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理当摆出架势、喊出腔调;二是追求奢华外表,认为弄得厚重些、绚丽些,才能显示杂志的高品位;三是想借此所谓“强力扩容”的机会,多挣些银子。在京都混没钱哪行呢!决策者在这样想的时候,有没有念及《中国书法》所担当的布道责任?有没有念及广大读者的米袋?有没有念及“普适”二字的重要性?精美的杂志不在形式的华贵,而在内容的可读性。要想厚重,应多在内容上下功夫,让内容变得厚实有分量。
你要戴钻石,穿绸缎,住豪宅,自炫身价,欲乘风归去,我等只能黯然神伤,好自为之,痛下割爱之心,去以《书法》、《书法报》等为师友。唉,《中国书法》想说爱你不容易,你到底怎么了?难道你are crazy了?!
安徽省定远县 江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