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03日 星期三

    闲话黄宗江

    王春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03日   03 版)

        没想到,谈笑风生的黄宗江先生,这么快就走了。

        我在中学时代,就知道黄宗江的大名,从电影上、杂志上。1959年夏,我在复旦历史系读书,与两位同窗被东海舰队政治部借调去写海军发展史,后来落实到主要写“南昌”舰的历史。此舰的前身是国民党“长治”舰,1949年秋以陈仁珊为首的水兵在吴淞口组织起义,参加人民海军行列。后来爱国主义影片《海魂》,就是以“长治”号起义为素材写成的,编辑即黄宗江及沈默君、马又之。电影由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1957年公映。东海舰队政治部的同志,及原“南昌”舰长、时任东海舰队司令部训练科长的陈仁珊同志,告诉我不少《海魂》创作情况,沈默君、马又之勾心斗角,人品甚成问题,1957年后,二人均入另册,马更被划为右派,押到大丰农场劳改。三人行变成独行侠,只有黄宗江光明磊落,继续在文坛、艺苑驰聘。

        1979年,我调入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工作,同事冒怀辛,常来我处聊天,说起叔叔冒舒諲、表叔黄宗江的一些佚事。1985年,我主编《古今掌故丛书》,邀请吴世昌、冯其庸、黄宗江、李凌、陈高华、周雷等先生参加。黄宗江娓娓而谈,说他的戏龄不长,但观戏的年龄很长,4岁时就跟着父亲看杨小楼等名伶的演出了。又说:“最近南开大学来信,说周总理、曹禺、孙道临、黄宗江是南开的四大名旦,要我写回忆录。啊,我瞎混,居然混到写回忆录的份上了!”大家听了,都笑起来。他又谈到昆剧演员在解放前的艰辛岁月。解放初,浙江昆苏剧团在上海演出,他把第一排全包了,领了赵丹、黄宗英等一批著名演员看演出,并请演员吃饭。后来以演出《十五贯》驰名天下的周传铮、朱国梁、周传瑛、王传淞等,吃饭时见到有大虾,都喜出望外,说:“哟,有大虾!”这让黄宗江感慨不已。他又说:“我请俞平伯给我写了横幅‘焦大故居’,焦大还有故居!”大家一听又乐了。我以为是他一时兴起,开个玩笑而已。过了几年,想起此事,感到颇堪玩味,便写了篇杂文《论“焦大故居”》,发表后,又收在自己的杂文集中。直到2006年夏天,宗江送我新作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坦白书》(黄宗江自述),书内有短文“焦大尤三”,谓“‘文革’后得迁居恭王府后旧院一角,顿生戏楼遐想,观其位置设施也就是焦大茗烟等奴辈聚居吆喝场所,乃敦请平伯老人赐题‘焦大故居’。”我这才恍然大悟,书中还影印了俞老的题字,观之令人忍俊不禁。至今仍让我铭感的是,宗江老哥对我编掌故丛书很支持,说这事很有意义,主动写信给王文娟约稿,她很快就寄来了。又说:“我的表哥冒舒諲,是冒辟疆之后,一肚子掌故。他退休了,有失落感,你去向他约稿。”会后,我给冒老写信约稿,他很高兴,寄来了文章,此后不断交往,成为好友。

        黄宗江很幽默,也喜欢开玩笑。好几年前,陈四益、丁聪的一大本诗画配合集出版了,丁、陈通过出版社邀请一批文友开座谈会,宗江、我本人皆在受邀之列。宗江发言时,一本正经地说:“丁陈小集团……”举座哄然大笑。因为大家立刻想到五十年代丁玲、陈企霞曾被打成“反党集团”,简称“丁陈集团”。有次聚会,我问他老弟、老妹健康情况,他说有的练站,有的练卧,有的练躺。这自然是俏皮话,但却生动地概括了他们的病状,所幸这位老大哥还硬朗。他多才多艺,为人又很热情,朋友遍天下。我住方庄时,有次打电话给他,说我出版了一本新书,拟请开车接他来小酌。他说:“这当然好啊,但最近太忙。我的好朋友住方庄的不少,要是吃派饭的话,一个月还轮不过来呢。”他的话并不夸张,方庄住了不少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包括最近去世的出版家范用,就是宗江的好友。范用对宗江有这样的评价:“先天职业病,我见人总要歪着脑袋琢磨:此人像本什么书?……宗江算什么?多才多艺,能文能军,亦中亦西(能演口吐英语的娄阿鼠),台上是名优,台下是作家,在家是好丈夫,出国是民间文化使者。自称‘三栖动物’,不,是‘多文化灵兽’。是珍本书、善本书、绝版书。”此评甚妙,可圈可点。

        我又想起焦大。宗江坦诚、率直,虽不会像焦大那样破口大骂,但有时也忍不住要小骂。有次我去探望他,他说:“近来我正在生闷气。加拿大有位女士,六十多岁,很漂亮,一心要嫁给我,我向单位打报告申请结婚,领导竟说我是军人,不能与外国人通婚,这位女士无奈只好回加拿大了。你说这样的领导是不是混蛋?!”我素来爱打抱不平,立刻说:“太混蛋了!”他转怒为喜。后来我将此事说给丁聪老爷子听,他却说:“谁知道呀?宗江有时自作多情。他还说卢燕要嫁给他,我看卢燕才不会看中他这个老头子呢。”真相究竟如何?宗江老哥已成古人,不可考矣。冒舒諲去世后,我著文《斯人独憔悴》,刊于《南方周末》、《大公报》,《作家文摘》转载,宗江看到了。我问宗江:“舒諲是你表哥,你怎么不写篇悼念他的文章呢?”他说:“不写。此人太不堪寂寞了!他说是周总理介绍他入党的,我不信。有次他打电话来,说要来看我,却关照我,对外人要说是你打电话请我来的,莫名其妙。来我家后,竟自带盒饭,不吃我家的饭,这是混蛋嘛!”舒諲是位长我22岁的老前辈,与我是忘年之交,这一回,我只好沉默不语。但我相信,他俩现在生活在另一世界里,宗江又会像生前那样,致电舒諲:“六哥,身体好吗?”并开玩笑:“要不要我带个漂亮女演员来拜访你呀?”

        黄宗江一生,与友人拍的照片太多了。我与他也拍过几张照片,集体的、单独的。犹忆好几年前,范用给我打电话,说南京编《开卷》的董宁文来了,我约几个朋友,在格格府饭店聚一下,这个店汤特别好。我如约而至,赴宴的有小丁老爷子和家长沈峻老姐、方成、范用、黄宗江、牧惠、姜德明。宗江兴致很高,说已拍完电视剧《大栅栏》,他演李莲英,宗英演老格格,宗洛本来一心想反串演慈禧太后,被他坚决反对,改演最后死在大清国屠刀下的穆大人,并拿出海报给我们看,我们都看得很专注,董宁文立即按动相机快门,留下珍贵的纪念。我把这张照片印在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拙著《悠悠山河故人情》中,占1又4分之一页,相当醒目。遗憾的是,我还没有把书送到宗江手上,他已遽尔谢世。

        宗江老大哥是个开朗、达观的人,他在天国肯定不喜欢朋友们很忧伤地纪念他。于是,我把此文《悼黄宗江》,改成《》,就当他在天河旁微笑着看我和友人聊他的遗闻佚事吧!他本来就爱聊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