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09月08日 星期三

    智者的童言:

    曹文轩和他的图画书

    彭懿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09月08日   19 版)
    □曹文轩
    “曹文轩纯美绘本”之《一条大鱼向东游》,曹文轩/著,龚燕翎/绘,明天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32.80元

        一位智者,隔着时空,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可能是发生在现代、也可能是发生在古代的普世寓言。

        童话一般以“很久以前”开头——很久以前,就有传说说曹文轩要写图画书了。

        我期待,是因为一个写过《草房子》、《青铜葵花》那样充满了悲悯情怀的作家,一定会写出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来的,我信。我信,还因为我知道,图画书从来就不是以一种单一的面貌呈现,它既有孩子们喜欢的、像《米菲兔》那样的童言童语的小书,也有大人们喜欢的、像《花婆婆》、《爱心树》那样的震撼心灵的大书……文轩,一个习惯于在作品中挖掘人性之美的作家,写出来的,应该是后者吧?

        果然,文轩没有食言,几年以后就如约为我们送来了《一条大鱼向东游》。

        这真的是一本大书,不光是开本够大,故事也够大。

        不过,这次作家没有给我们描绘他熟悉的水乡童年,没有在故事中以一个少年人的形象现身,而是选择了后退,默默地退隐到故事的背后,并让自己苍老上几百岁,像一个看透了世态炎凉的大彻大悟的智者,隔着时空,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可能是发生在现代、也可能是发生在古代的普世寓言:一根桥桩,被人孤零零地遗落在了大河中央。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它长出了几根细枝,甚至冒出了几片鲜绿的绿叶,可它无人相伴,它只能做梦,只能呓语,希望有一天有谁能给它一点点爱,也希望有一天它能给谁一点点爱……

        这是一个童话吗?不是,它很写实。你看,一根木头被人砸进了水底,成了永远不是桥桩的桥桩。尽管白天有鹭鸶飞来歇脚,夜里有渔夫来拴船,对岸还有一个牧羊少年朝它扔石头,可它依然不过是河中的一根命运不济的木头。要说最后那点奇迹,也算不了什么,它只是尽到了一根木头应尽的职责,让一个在洪水中挣扎的孩子抱住,救了他一命。可你要说这不是一个童话吗?它分明又是。桥桩被赋予了生命,它活了,它成了一个会倾吐心声的木精。它害怕孤独,当得知河上永远不会有第二根桥桩时,它绝望地呜咽了:星星不止一颗,大雁不止一只,白杨不止一棵……它更不愿就这样站在河里浪费一生,渴望为别人做点什么,哪怕是你砸它两下,它也会有一种痛楚的幸福感。直到尾声,它才找到一个拯救的机会,不但拯救了一个孩子,也拯救了自己,它终于找到了一大群伙伴,一起像大鱼一样游向大河的尽头,从此不再孤独……

        作家只是在那里静静地叙说,叙说,他没有说这根桥桩是谁,但我想,每个听完故事的人,都知道这根桥桩是一个象征,是一个隐喻。不然,故事里没有鱼,他为什么偏要给它起一个名字叫《一条大鱼向东游》呢?故事的尾声,摆脱了孤独感的木桩,获得了大鱼一般的灵性与自由,也获得了汹涌澎湃的生命激情。不知道别人作何感想,听完这个故事,我更像是听完了一个人长长的一生的故事——不是一个人,是浓缩了好多人一生的人生。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人是群体动物,却无往而不在孤独之中。人的一生,都在摆脱孤独和追求孤独的矛盾中胶着。时常会陷入这样的怪圈——身边有许多孤独的人,他们在的时候,我们几乎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直到他们走了,我们才会追悔莫及地想: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吝啬呢,为什么不能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呢?它让我们思索给予、奉献、爱情以及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个充满了意象的故事,它太大了,不好画,但为它配画的年轻画家却用同样充满了意象的画笔,把它几近完美地呈现在了纸上。

        画家是大胆的,她用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对生命的理解,用一抹又一抹欢快而高昂的亮色重新诠释了这个伤感的故事。你从头开始一张张地翻看,你会发现除了一两张被孤独的黑暗笼罩的画面之外,绝大部分的画面都被一种温暖的色彩照耀着,润泽着,暖色,成了这个故事的主旋律。你看这一张,就是桥桩半夜做梦的一张,画面简直就像是一条恣意流淌的蓝色河流,那不是这个世界的蓝,那是一种给人慰藉,给人希望,只会出现在梦境中的奇幻蓝。有了它,再加上那只变形水鸟吹出的一团柠檬黄和那群长着透明翅膀的白衣少年,一个梦顿时就变得灿烂起来了。你再看这一张,当老渔夫把船拴在桥桩上,唱完一首悲凉的歌后静静地睡去,整个一个跨页都被一种酽酽的蓝色覆盖了。不过,那是一种深沉的蓝色,它像是一条厚厚的毛毯,更像是母亲的臂弯,搂着桥桩、小船和大河甜甜睡去,让人感觉至少是那一个夜晚,桥桩不知道什么叫寒冷。还有这几张,就是那个牧羊少年朝桥桩扔石头的一连画面,橘黄色的夕阳光始终闪烁在大河之上,多少冲淡了我们心中那因为“桥桩害怕孤独、连男孩朝它扔石头也会让它觉得幸福”而涌起的痛楚。就这样,画家在不知不觉中,用她自己的方式,让几缕温暖的阳光穿透桥桩的一生,让它拥有了一些美好的日子。

        或许连画家本人都没有意识到,她在这个故事里,潜意识地大量使用了俯视的画面——有多少呢,整本书一共大大小小二十七个画面,俯视的画面就多达二十一个。为什么呢?我猜,第一个可能是在画家看来,这个故事不是现在进行时,是对往事的回首,需要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是啊,与俯视相比,还有什么样的角度更能全景式地展现一个人的一生呢?第二种可能,可能就是为了在最后一页把故事推向一个高潮。这依然是我的猜测。不管我说得对不对,但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俯视,俯视……俯视到最后,突然来了一个大逆转,一个大仰角,让我们和那个站在河岸边的孩子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天空。你看,那一根根木头是不是成了精,变成一条条大鱼,飞了起来?虽然文字上说“孩子忽然觉得,它们像一条条大鱼正一起游向远方”,但那哪是一条大河的远方啊,分明是一条天河!多美啊,一条天河从大地上陡然升起,伸向了五彩缤纷的天空,一朵朵鱼一样的祥云飘来又飘去……

        最后这个奇迹般的画面真的是让我感动了。

        我想,这就应该就是它的归宿——我们还是别用“它”了,改用“他”吧——一个一生渴望给予又献出了生命的人,最终,灵魂还是升入了天堂。

        不过我又想,也许我看错了,他没有升上天空,因为你看画面,那条河一下停止在了地平线的尽头。这说明,他是真的和伙伴们一起游向了远方,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反正不管怎样,他从此都不会再孤独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