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近期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作为促消费核心举措,明确提出稳股市、引“长钱”、优市场等组合拳,着力破解居民“钱袋子”增长难题。
稳股市成关键支点。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制约消费潜力释放。《方案》将“稳楼市股市”纳入宏观政策框架,强调通过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直接增加居民收益。专家指出,股市财富效应可传导至消费端,既提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又助力企业融资扩产,形成“投资—消费—生产”良性循环。证监会明确将优化公募基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破解“长钱短投”困境。
构建中长期资金生态。保险、社保等“长钱”入市堵点亟待疏通。《方案》聚焦降低入市门槛、拓宽投资范围,要求简化审批流程,提升资金稳定性。数据显示,2023年9月以来保险资金等在A股净买入超2900亿元,凸显市场支撑作用。同时,强化央企国企市值管理,严打财务造假及违规减持,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丰富投资产品供给。针对个人投资者债券持有占比不足5%的现状,监管层计划推出短久期利率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创新工具,满足多元化配置需求。通过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既能夯实消费基础,又能增强市场信心。
(《经济日报》4.7 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