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

    “倾听市场声音”怎么听

    《 文摘报 》( 2025年04月09日   01 版)

      按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到2035年,我国要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注重倾听市场声音,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

      倾听市场声音,究竟听什么?

      市场环境和走势的变化并不抽象,对经营主体来说会有切身感受,市场的一呼一吸理应成为政策制定的节拍器。物流成本降了没?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落实了没有?在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相关地方的排斥限制?有没有遭遇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如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如何防止?……诸如此类,都是需要倾听的内容。

      只有听到这些真情实况,才能针对痛点靶向施治,让政策成为良策,让治理成为善治。比如,2016年,有地方领导在基层走访时听到群众和企业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抱怨”,于是当地提出“最多跑一次”。2018年,“最多跑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之后,不断有群众和企业继续向各地政府建言,希望变“群众跑”为“数据跑”。如今,多地政务服务已实现“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

      倾听市场声音,需警惕三种异化倾向:路径依赖导致的“选择性倾听”,偏信大型企业忽视中小微企业的“选择性失聪”,以及形式主义的“表演式倾听”。真正的倾听应是带着问题下沉,既要听成绩更要闻批评,既看示范项目也探矛盾漩涡。如多地推行的“四不两直”调研,正是通过突击检查、暗访随访,破解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梗阻。

      (半月谈网 4.7 孙文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