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重新审视“好”父母:育儿的界限

    《 文摘报 》( 2024年08月28日   06 版)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在于家长。家长们被越来越多地赋予成为“好父母”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则具象化地体现为“密集型育儿”教养方式。

        以孩子为中心进行密集的教育投入是定义“密集型育儿”的关键所在。毫无疑问,这种以孩子为中心、高投入的教育方式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子女的发展。但问题在于,父母可能做太多,而这些多余的努力往往会适得其反。父母过高的教育期望、更多的教育投资以及父母的过度教育参与不仅不会给子女的发展带来额外的增益,反而会增加其学业负担和学业压力、削弱学习自主性、降低学业成就、损害心理健康,还会给父母带来更大的育儿压力。

        在如今全球家长主义浪潮下,家长在儿童青少年教育中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负责的特点愈发凸显。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展开:第一,对中国情境下的密集型育儿观念与实践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由于文化传统、教育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差异,中国的密集型育儿与西方有一定的不同。第二,对中小学家长密集型育儿之于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研究内容方面,识别哪些实践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发展以及不同实践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其发展是进一步分析的切入口。

        教育子女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而非生活在父母阴影下的“长不大的儿童”。因此,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看到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子女身上,促进子女自主性的发展。成功的教养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模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邓林园 唐逸文 邹盛濠 李蓓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