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诗经》民本思想的内涵

    《 文摘报 》( 2024年08月28日   06 版)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政治理念。《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具体说,《诗》之“民论”或民本思想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敬天敬德观念。这是周初文献的共有观念,《诗》与《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为民本思想的萌芽是以旧观念旧传统的突破为前提的,不冲破“率民以事鬼神”的神本论拘囿,君本论、民本论皆不可能破壳而出。周人以“天”替代殷商人的“帝”,这是学界的共识。但学界多利用《书》研讨之,《诗经》中当然也不乏这方面的内容,并且大部分也可以和《尚书》对读。《皇矣》是天帝命周伐商的诗篇,《诗序》曰:“《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所以诗开宗明义,曰“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大意是说殷商残贼下民,上帝弃商,选择周人解民倒悬。这和《尚书·多士》“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是一个意思。

        周人敬天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敬天命和保命。我们认为,惟其既知天命之嘉,又知天命不固而思保命,“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我将》)方能真正吻合周人的“敬天”观念。

        如何保命,曰敬德。敬德与敬天、保命是相匹配的。因为深知天命靡常,周人才有天命不可信的观念自觉。天命不可信并非否定天命,而是基于忧患意识下的自我发奋。天命不可信的潜台词便是天命不可依靠,而需要人的作为,尤其是在位之君子。

        勤政保民思想。周人畏惧天命,敬慎明德,以求天命永保。除了取鉴夏商,周人特别重视文王之德。那么,文王之德到底是什么呢?周公在《尚书·无逸》篇给出了回答: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

        周人从文王之德中申发出来的勤政保民观念,具体说便是重农。众所周知,周人以农业立国。从后稷,经公刘、大王以及文王,都强调以农为本。故《诗》中农事诗最为发达,从《生民》“尊祖”到《丰年》“秋冬报”,从《噫嘻》成王“十千维耦”到《七月》周公“陈王业”,农业渗透到周人的每一个毛孔。周人对稼穑之事的政治意义就是从“民本”角度阐发的。因为农业文明既安土重迁,又强调时间节律,同时重视亲情伦理,珍爱生命,政治规则也孕发于其中。

        怨刺批判精神。严格说,探讨早期民本思想的萌发应有两个视角,一个是《尚书》的视角,它基本上属于上位者借助理性推断,提出一些有关治理民众的问题。一个是《诗经》视角,它是感性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情感抒发。于《诗》而言,既有《颂》以及“正风正雅”等歌颂周代的君民者敬德保民的诗篇,也有“变风变雅”那种批判统治者失德无德、虐民害民的诗篇。尤其是这些“变风变雅”温情而有力度,这些诗的作者本身或就是社会下层,他们或是自我书写,或是代言。所以研究《诗》的民本思想,尤其需要关注《诗》中的批判性诗篇。以下民的立场对失德者进行批判,较之统治者自我省思显得更加深切及时。

        总之,《诗经》中的民论及其意涵在中国民本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影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曹建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