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破冰者的"北京印象"

    《 文摘报 》( 2024年07月20日   07 版)

        ■孙文晔

        自元代以降,外国人源源不断地走向北京。

        作为进入中国后的首要目的地,北京的城市文化、风土人情、建筑园林都成了他们考察、记录的对象。围绕这座古城和享誉世界的大都市,来京的外国人撰写了数量众多的纪实作品,“北京印象”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并非“奇货”。

        然而,正如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所言,“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虚构小说还要离奇”。我们所要寻找的,就是那些比小说还要离奇的细枝末节,是那相遇中的偶然,碰撞中的纠结,互动中的复杂。

        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马可·波罗算起,700余年来,古都北京接纳的外国友人数不胜数。各路人士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但有些人注定与众不同,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且可以向所有时代诉说,他们的旅程是“破冰之旅”,他们的使命是“凿空”。

        循着这些智者的足迹和目光,我们重回、重温、重走,最终重新叙述了他们的“北京印象”,如同在讲述一场流动的盛宴。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西方近千年中国观的演变过程——从极为倾慕,到逐步渗透。通过解析这一过程,我们看到中西关系演变的一个侧面——西方视野里的北京形象。更重要的是,我们试图探寻那些交流中的改变和挫折,以及一个个转折时刻,北京的变与不变。

        1924年,泰戈尔明知会卷入中国的东西文明之争,仍写信给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问他:“是作为诗人去中国敬香呢,还是要给中国带去好的忠告和健全的常识?”

        日本乐坛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童年在北京胡同里长大,“作为半个中国人”,他不仅为战争道歉,还想着,怎样带着勃拉姆斯、贝多芬回家?

        作为20世纪70年代到中国的第一位时尚大师,皮尔·卡丹梦见在中国卖纽扣。此后,他把秀场、模特和霓裳、美食都带到了中国。

        这些破冰者,哪怕同时面对来自东西方的冷眼,仍创造出了自己的时间组合,他们对北京的凝视,跨越了历史和未来。对北京来说,他们的到来尤为可贵。

        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但主动来华,还对演讲酬劳分文不取;在他之后获奖的大江健三郎,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他们都是“来报信的人”,他们表达的勇气全赖知识分子难以泯灭的良知。

        和泰戈尔、大江健三郎不同,萨特、波伏瓦并不是被学界请来的,而是作为共产党的“同路人”,“到中国来看一看”。他们曾那样接近国人的灵魂,却又在下一个时代悄然退场,因缘际会的相遇后,相望成了一种守护。

        尚未出版《时间简史》的霍金,也许听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宁愿死在中国,也要去长城。虽然普通人不知他为何方神圣,负责接待的学生,还是连人带椅将霍金抬上了八达岭。

        小提琴大师斯特恩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向往中国,1971年写信请求基辛格帮他实现“长久以来的热切愿望”,但看到中国的一抹亮丽春色时,已经是改革开放之初。

        1972年后,世界级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再也没有来过北京,但他晚年的画作“带有东方韵味”,他的书架上散落着研究《周易》和针灸的草稿。

        这些“破冰者”到北京来寻求共识,寻找知音,寻觅商机,自然免不了直面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隔阂。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主管钦天监的洋人官员汤若望,利用西方天文学知识修订了中国历书,成为顺治皇帝尊敬的“洋玛法”。

        在这场“流动的盛宴”里,凝聚着古人与今人、中国人与外国人诉不尽的体验、想象和记忆。

        霍金第三次游览北京时,已是世界科学界“顶流”。在祈年殿前,导游吴颖问他:“有什么想法?”记者们等待良久,霍金轮椅上的语音合成器发出了带有金属质感的声音“I like you (我喜欢你)”。

        对北京来说,他们不仅是过客,还是“报信的人”,是破冰者,是中国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传播者。

        (《北京三万里》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4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