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孙子兵法·作战篇》主旨:“兵贵胜,不贵久”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26日   06 版)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篇题为主旨性的篇题,其既是对文章主旨的命名,又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关于《作战篇》,自三国时曹操注其篇题始,后世注家多以“算其费”的战备问题为其主旨。但孙子此篇主旨实为对“兵贵胜,不贵久”战略方针的阐释与确立。

        通过对篇题“作战”二字进行考释与训诂,钩沉出其具有“制作战策”或“制定战略”的原始义涵。从《作战篇》的逻辑结构来看,孙子以战争消耗甚巨为逻辑起点,说明“兵久”之害,于军“钝兵挫锐”,于国“屈力殚货”,最终还可能导致“诸侯乘其弊而起”的亡国灭种之灾。因此,针对“兵久”之害,着眼“兵胜”之利,他提出以“因粮于敌”力避国之“屈力殚货”,以“胜敌益强”力免军之“钝兵挫锐”。最后,基于“胜之利”可解“久之害”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孙子明确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战争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也集中反映了春秋霸政所推崇的“王霸之兵”的攻势战争指导。

        而对于守势战争而言,其战略指导者自当另辟蹊径、别树一帜。对于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堪称为人类树立了最为光辉的榜样。孙子“兵贵胜,不贵久”思想与毛泽东为抗日战争提出的“抗日战争是持久作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的战略方针相互印照,也证明了《孙子兵法·作战篇》所创立的战争方略的全局性与指导性。

        (《滨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齐泽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