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27日   02 版)

        很多家庭不缺少爱,缺的是传递爱、表达爱的能力。如何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最简单的做法,是从沟通入手,比如可以从常说下面这几句话开始。

        “我很在乎你的感受”

        家长们都觉得自己很爱孩子,却经常忽视、否定孩子的情绪。事实上,孩子最能感受到爱和温暖的时刻,恰恰是父母重视、理解他情绪和感受的时刻。当自己的感受被重视,被接纳时,孩子就能确认自己的存在,由此产生安全感、价值感。

        日常生活中,不管孩子表现出什么情绪,家长首先要能稳住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告诉他:“你的感受很重要。”然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我很理解,养的花死了,你很难过,还有点自责,是吗?”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被准确表达了出来,获得共鸣,就会产生温暖和被爱的感觉,亲子之间也能建立起情感链接。

        “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其中,“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育,是破坏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很多时候,让孩子感到绝望的不是失败和挫折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孩子惧怕的其实不是失败本身,他们最害怕的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害怕父母不喜欢他了,害怕老师看不上他了,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的存在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只要父母和老师不把学业失败与对他们的尊重、信任、希望绑在一起,他们就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更加积极的成长能量。”

        “没关系,爸爸妈妈陪你一起解决问题”

        在关于家庭松弛感的讨论中,有网友留言:“在我的家庭里,容错率是很低的,犯一点错都会被责罚,在家里也难以放松,只能小心翼翼地待着。”“小时候菜掉到地上也要被妈妈狠狠地骂一顿,导致长大后犯一丁点错误都会紧张的想要呕吐,即便并没有人怪我。”

        家长需要认识到:犯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历程,他们正是通过犯错来学习,积累经验。如果家长每次都小题大做,过分苛责孩子,会导致孩子为了避免犯错而减少探索行为,还会在犯错后为了避免责罚而出现撒谎等行为。

        当孩子犯错了,家长保持情绪稳定,告诉他“没关系”,然后再用正面的语言引导他认识错误,学会解决问题。这份被接纳、被爱的底气,让他将来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敢于向家庭求助。

        (光明少年微信公众号 4.10 钱志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