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创作风格成熟的标志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17日   06 版)

        在宋代,绘画艺术几乎得到了历代帝王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尤其因为宋徽宗的诸多改革措施而实现了空前繁荣,取得了辉煌成就,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也因其风格和水平成为了表征这一时代美学风貌的典型作品,并承前启后,成为青绿山水创作风格成熟的标志和里程碑。

        《千里江山图》的创作,受到了宋代科技进步和程朱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表现出探微知著、务求精准的艺术标准和美学追求,同时“丰亨豫大”的审美价值理念和宋徽宗描绘赵宋江山、服务国家治理的根本政治需求,是该作产生的直接原因。

        北宋国家艺术教育层面的教学实践导向和以苏轼为首的文人画表现论美学思想,促使该作风格实现了历史性重大转向,并转化为既要精准、又要神韵,重在神韵、超越写实的具体要求。

        该作还鲜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崇尚的“中和唯美”美学思想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以及文气雅致的中国传统审美标准,如宋代文官政治体制影响下的多元审美观念、“宋韵”美学风格、“清雅”价值理念、“尚意”主流审美意识形态等。由此,其创作思想实现了重大转折,青绿山水创作也进入了成熟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楚小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