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正视疑病症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10日   04 版)

        小刘日常工作忙碌,“连轴转”是常态。工作搭档突发心脏病,让小刘怀疑自己也得了病,常常自觉胸闷、心慌,虽然几次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但他总觉得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因此陷入焦虑。

        小王的父亲因白血病去世,对他造成沉重打击。一旦发现自己血常规检查的某一项指标略有异常,他便会联想到自己得了重病,必须去医院检查,多的时候一个月会去20余次。

        这些都是疑病症的表现。

        疑病症也被称为健康焦虑障碍,是一种以对身体健康过度担忧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患者往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异常敏感,不断地寻找可能的疾病迹象,对轻微的或正常的生理变化给予过度关注,甚至在没有任何病理依据的情况下,坚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

        疑病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理治疗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非常重要,通过辨识和改变患者关于健康及疾病的不合理想法,减少患者对身体症状的过度关注,从而缓解其焦虑症状。某些情况下,医生还会开具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帮助患者控制症状。

        疑病症是一种疾病,而非单纯的心理现象,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当身边有人表现出疑病症症状时,帮助其接受精神科检查以明确诊断是第一步。此外,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情感环境,也是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治疗,疑病症的预防同样重要。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对于身体的每一个小变化,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应过度解读。当担忧变成侵扰生活的焦虑时,及时的心理咨询和专业指导是必要的。同时,避免过度搜索疾病相关信息,这通常会加剧焦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心态,都有助于身心健康。

        当下,各种健康科普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人会对号入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不由自主地变得焦虑多疑。因此,检索健康信息时应以权威渠道为准,当身体不适时,更应该去找医生寻求答案,而非过度相信网络检索的信息。

        (作者: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病区林晓)

        (《健康报》3.1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