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

    半月形文化带: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

    《 文摘报 》( 2024年03月20日   06 版)

        在中国人文地理领域,有两个概念影响较大,一是“胡焕庸线”,二是童恩正提出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二者的共同点均是“从中国东北到西南”。与“胡焕庸线”相比,“半月形文化带”的影响主要限于学术界,不如“胡焕庸线”那样广为人知。目前学界对半月形文化带的认识尚不充分,对其与历史上民族活动的内在关联性亦缺乏足够重视。

        西南地区考古文化中存在大量北方草原文化因素。为弄清此问题,童恩正分别将西南地区的细石器、石棺葬、大石墓—石棚以及众多典型器物等置于更大的地域空间、置于从中国东北到西南的漫长地理带中进行系统、全面考察。考察之后惊奇地发现,上述遗迹遗物在从东北到西南的整个地理带中均普遍存在。这显然已不能用“偶合”来解释。在此基础上,童恩正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在我国从东北至西南存在着一条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这条地理文化带不但存在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在其后历史时期北方民族的活动,也印证了“半月形文化带”的存在。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很大程度是北方游牧与华夏农耕两大民族系统之间冲突、竞争、交流、融合并逐渐整合为一体的结果,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半月形文化带发挥了关键性的连接作用。这条以“畜牧或半农半牧的民族”为主导并紧紧环抱着中原农耕区域的半月形文化带告诉我们,历史上农耕民族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并非简单以长城作为分割,二者之间存在一条农牧混合的漫长、宽阔、模糊的地理带。它体现出的北方游牧民族对华夏农耕区域的包裹性,亦构成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地理与文化视角。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 石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