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原住民”。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很多家长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有较强抵触感,总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未成年人触网率越来越高,家长们大多能接纳孩子使用网络,但是在网络育人方面尚存在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方法不新的问题。因此,家长要适应新时代育人环境的变化,提高网络育人的意识与能力。
第一,家长要主动与网络“和解”,用好网络资源构建家校社育人的“同心圆”。例如,孩子喜欢刷短视频,家长不妨借用短视频丰富的资源来给孩子做些引导,例如引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在新闻事件中认识世界,在感受文化魅力时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发挥网络教育功能的好方法。
第二,强化网络教育意识,善于把网络负面因素转化为正面因素。例如,网络上青少年出走、自杀等新闻,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使有些孩子产生焦虑甚至效仿。具有网络育人意识的家长,就会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网络信息,引导孩子在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中“突围”。
第三,重视未成年人的生活视角。网络时代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使未成年人更喜欢平等、开放、民主的教育模式,家长应尊重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从未成年人的思维与视角出发去选择网络育人的内容与方法,不能“自说自话”。例如,家长可跟随孩子的兴趣,向孩子学习使用网络资源或技术;当孩子与家长谈起游戏,向家长推荐短视频、网络小说时,家长也可以积极与孩子交流探讨。
(中国教育新闻网 12.4 孙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