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就觉得感恩之心非常重要。感恩的心态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我们更珍惜身边的人,也帮助我们明事理辨是非。感恩更是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秘诀之一。但是在家庭感恩教育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强迫感恩。有时候,一些父母急于让孩子学会感恩,老是嘱咐他们要感谢别人。多次下来,搞得孩子有点生气,觉得感恩成了一种任务,不是真心愿意做的事情。
太物质化。有些父母只在孩子收到礼物时才告诉孩子要感恩,这可能会让孩子认为感恩只是为了得到东西,而没有教会孩子理解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需要鼓励孩子通过分享感情和倾听、支持别人的方式来表达感激。
忽略孩子的个性。如果我们不理解这点,感恩教育就会脱离实际。比如,对于活泼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交活动,感受大家的互相帮助,培养感恩之心。对于害羞的孩子,可以一起阅读书籍或共同准备晚餐,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中培养感恩之情。
溺爱孩子。有些父母过度溺爱孩子,这可能会让孩子无法理解别人的努力和付出,从而影响培养感恩心态。孩子需要知道别人为他们付出了很多,这是培养感恩心的关键所在。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有以下几个有效方法。
做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嘴上说很注重感恩,但自己的行为中却没有体现,会令孩子感到疑惑。父母要通过实际行动成为感恩的楷模,比方说,有人帮了忙,就及时说声谢谢,让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学到真实的感恩。
感恩是实在的体验。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感恩活动,让孩子感受感恩的意义。比如,在一家人聚餐的时候,引导孩子表达对美味食物的感激,并一起聊聊食物背后许多人的辛苦付出。
成为“小慷慨家”。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和奉献,鼓励孩子与家人分享他们的玩具,主动关心别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捐赠一些物品,让孩子亲身感受帮助别人的喜悦,教育孩子奉献的重要性。
写写感恩小日记。每天帮助孩子记录一些让他们感激的事件,这是培养感恩品质的好方法。通过写感恩小日记,孩子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并培养一种积极的态度。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晚入睡前思考一天中让他们感激的事物,培养持续的感恩心态。
培养孩子谦虚和尊重他人的品质。感恩和谦虚、尊重他人等优秀品质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品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别人的贡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不同人的生活经历,鼓励他们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培养一种平等和谦逊的价值观。
(《人民政协报》12.4 林丹华 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