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

    猪为何成了“家”的代言人

    《 文摘报 》( 2023年12月06日   06 版)

        猪的本字为豕,甲骨文突出一个大腹便便,膘肥体壮。

        中国人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中国人的养猪技术实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那就是发明了阉猪术。阉过之后猪的活动量降低,出肉率提高。殷商时期“家祭即以豕为之,陈豕于室,合家而祀”,可见猪是当时家庭祭祀中的重要祭品,养猪已经非常普遍了。

        猪在六畜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因为“家”这个字就是一个房子里养着一头猪。猪为何能击败牛、马、羊、鸡、狗,成为“家”这个含义的代言人呢?这恐怕和猪的习性有关。

        《说文解字》中说,“家者,居也”。家既指物理上定居的地方,也指血脉上的归属。

        猪是“六畜”中最能代表定居生活的动物。商周时期家猪虽仍是放养,但已经有了专门的猪舍。汉代以后养猪一律用圈养的形式。

        圈养的猪不但长膘快,收集的粪便还能用来施肥,也符合国人定居在一个地方搞农业的习惯。

        另外,由于猪是杂食性动物,在吃这方面堪称来者不拒,可以完美契合人类的定居生活。

        养出的猪既为活着的人提供肉食,也为故去的祖先奉上贡品。只有家里养了猪,才意味着不再四处漂泊,拥有了真正的故乡。

        (《北京青年报》11.15 王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