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别把不如意都归咎于“原生家庭”

    《 文摘报 》( 2023年10月21日   06 版)

        青少年遇到挫折时,很容易把责任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认为自己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不可否认,原生家庭不和谐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但青少年也不能抱有“受害者”思维,要试着从“受害者”思维转化为“幸存者”思维。

        降低对父母的期待值  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的理解、共情和积极引导上,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自我反省和努力。

        避免犯父母同样的错  很多原生家庭氛围不良的孩子,虽然长大后在性格或人格上有一定缺陷,但却会非常有意识地避免对自己孩子采取父母当年的教育方式。只是不要因为受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而走向反面,变成了一种“执念”以及强迫型行为。

        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抱怨上  虽然有时候我们确实会难以自控地回忆痛苦,但如果总是不断回想和抱怨,所带来的心理伤害就会一直被放大。当然,也不要“躺平”式地接受现状,而要将对原生家庭的不如意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不要总想着去改变父母  在自己没强大起来前,即使说的话是对的,父母也不当回事;等自己变得强大后,父母才有可能把话听进去,并在实际行动中去改变。即使父母到那时还没有做出改变,但我们变得强大了,就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与他们相处,也不再会被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所困扰。

        (《家庭医生报》10.2 何日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